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東漢末年,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集結各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當時袁紹擔任盟主,他和跟曹操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所以一直都挺被動,而且也不敢輕易消耗兵力。當時雖然大家表面上是盟友,但背地里想的都是各自為政,絲毫沒有團結的心思。但曹操是個城府非常深厚的人,在出擊之前便同袁紹商量好了對策。這次要為大家講解的成語無所不可便出自曹操口中,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么故事吧。

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武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

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袁紹與曹操一塊起兵征討董卓。袁紹曾經問曹操:“如果此次征討董卓無法成功,哪里可以成為據守之地?”曹操反問道:“足下的意見如何呢?”袁紹回答:“我想南據黃河,北靠燕、代,兼有戎狄的兵馬,向南去爭奪天下,應該可以成功吧?”曹操則說:“我要任用天下有智慧有能力的人,用道義來統率他們,這樣就沒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到的。”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曹操口中的“無所不可”,意為沒有什么不能做到或實現的。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代荀悅所撰《前漢記·武帝紀一》中的“蚡事魏其侯無所不可,而愛數頃田?”

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這則成語故事的發生時間正值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之際。雖說袁紹是關東諸侯的盟主,曹操也是聯軍中作戰最為賣力的將領之一,但兩人卻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實力都不強。曹操的軍隊組成除了臨時招募的青壯之外,只有家族中的部分部曲。而袁紹的情況更慘,盡管名滿天下,但手下并沒有多少兵馬。再加上關東諸侯各自心懷鬼胎,袁紹對征討董卓戰爭能否勝利也充滿了懷疑的態度,故此才有了“若事不輯”這么一說。

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不過,顯然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都對局勢即將出現大亂都有清醒的認識,兩人也都打算利用亂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因此才有了兩人之間的這么一次談話。

從后來的結果看,袁紹也的確實現了“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的戰略構想,握有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成為中原實力最為強勁的諸侯。曹操的實力不如袁紹,卻做到了“任天下之智力”,兩人都是按照當初的構想來發展和壯大自己的實力。從客觀角度來看,袁紹的發展比曹操更為成功。至于為何他會在后來與曹操的爭霸中敗北,這里面充滿了多種偶然因素。因此,用這個記載中兩人的談話來斷定優劣是不合理的。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7967
本文標題:無所不可什么意思?無所不可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