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關羽千里走丹騎、過五關斬六將不僅體現了他的英勇,更突出了他的忠心。在關羽殺掉顏良、文丑以后,劉備終于是得知關羽的下落,所以立馬派人聯系關羽,好讓兄弟二人早些團聚。之后關羽一路上勢不可擋,留下了一章屬于他自己的江湖傳說。其實關羽的實力的確非常強大,但想要做到萬人敵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其實非常常見,就是“決一死戰”。關羽前進的每一步幾乎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這也是他內心強大的原因。

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發生在關羽離開許昌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張遼、關羽和曹操。原文如下:

卻說云長所騎赤兔馬,日行千里,本是趕不上;因欲護送車仗,不敢縱馬,按轡徐行。忽聽背后有人大叫:“云長且慢行!”回頭視之,見張遼拍馬而至。關公教車仗從人,只管望大路緊行;自己勒住赤兔馬,按定青龍刀,問曰:“文遠莫非欲追我回乎?”遼曰:“非也。丞相知兄遠行,欲來相送,特先使我請住臺駕,別無他意。”

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關公曰:“便是丞相鐵騎來,吾愿決一死戰!”遂立馬于橋上望之。見曹操引數十騎,飛奔前來,背后乃是許褚、徐晃、于禁、李典之輩。操見關公橫刀立馬于橋上,令諸將勒住馬匹,左右排開。關公見眾人手中皆無軍器,方始放心。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后,劉備派陳震給關羽送信,希望關羽能夠盡早與自己團聚。關羽便帶著兩位嫂子,掛印封金,離開了許昌。但沒走過久,曹操便帶著一眾武將趕來為關羽送行。之后便有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

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是關羽口中的“決一死戰”,意為意為同敵人作一次你死我活的戰斗,多用來形容某人對某事的一種精神狀態及兩軍打仗時對戰斗勝利的渴望與決心。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關羽離開曹操重返劉備身邊,這是歷史的真實,但過程與小說有一定的差別。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于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曹操重賞關羽,一則是表彰關羽的戰功,二來是想留住關羽為自己效力。但曹操也知道關羽一定會重回劉備身邊,故此當手下建議追殺關羽時,曹操才會表態“彼各為其主,勿追也”,這也足見曹操的胸懷。故此,對于關羽的離去,曹操并沒有橫加阻撓,更沒有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背地里使壞。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048
本文標題:決一死戰什么意思?決一死戰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