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在兵法當中,有一個說法“攻心為上”,面對敵人的時候,如果能夠讓他從心理上首先潰敗,會比只是攻城要好很多,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如果一個人的心理防御抵擋不了攻擊,結果自然就是不戰自敗。而今天要說的這個成語“草木皆兵”,雖然不是刻意使用計策擊敗人的心理防線,但是卻讓敵人在屢次的戰敗中達到了這種效果,那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1.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可以當做是一個成語來用,也可以當做兩個,但是前后的意思其實都是一樣的。這個詞說的是,人在極度驚恐的情況之下,不管聽到什么風聲鶴唳,看到什么草木成群,都會以為那是士兵,是軍隊,用來形容失敗者的一種極度恐懼的心理,緊張的狀態之下的疑神疑鬼,也是一種在心理上擊潰對方的結果。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2.苻堅

這個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那么這個苻堅是什么人?晉朝時期的混亂,差點導致漢人滅族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東晉時期,有很多外族人建立的政權,苻堅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前秦皇帝。他在位期間,前秦一度達到了與東晉對峙的地步,前秦在北,東晉在南。面對這樣的局面,苻堅自然想要一舉滅掉東晉,于是就發動了一場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淝水之戰我們稍后再說,總之苻堅戰敗,那么原本被他納入版圖的那些國家紛紛瞅準機會脫離前秦的控制,又分裂出很多個政權,東晉也借此機會向北推進,這一場戰爭中看似占盡優勢的前秦卻落得慘敗,國家也由此走了下坡路,十一年后,前秦與后秦交戰,苻堅被斬首,太子雖然繼位卻也被伏擊斬殺,前秦的歷史就此結束。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3.淝水之戰

再來說淝水之戰。據記載,東晉派出兵力八萬,對抗八十萬大軍的前秦,看似沒有勝算,但誰也沒想到會是那樣的結局。東晉主戰和指揮戰爭的是謝安等人,他們從地勢、人心、戰術等方面,將所有的優勢都發揮了出來,渙散前秦的軍心,組織民間力量對抗,再加上苻堅好大喜功,認為自己此一戰定然不會失敗,沒有做好充足的戰略準備,才終于落敗。

先頭部隊失敗之后,苻堅慌了,于是在觀察晉軍時,竟然恍惚的以為那些山上草木全都是士兵。心理上的潰敗比什么都可怕,苻堅就這樣一路敗下去,直到造成再也挽不回的局面,前秦就此走向末路。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110
本文標題: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