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爽本有機會與司馬懿做最后一搏,可曹爽卻主動放棄了這個機會,選擇向司馬懿直接投降。當時桓范得知司馬懿要政變的消息后,不惜一切代價沖出城找到了曹爽向他稟報實情。原本桓范建議曹爽利用天子在手的優勢,召集各路諸侯共同對付司馬懿,這樣還有一戰的資本。但曹爽卻在最關鍵的時刻決定認慫,桓范也是氣的痛罵曹爽。這次要為大家講解的成語“駑馬戀棧豆”就和此次事件有關,一起來看看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曹爽傳》及其注引干寶《晉書》,時間是在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主人公分別為司馬懿、蔣濟和曹爽。原文如下:
《三國志·曹爽傳》載:“爽得宣王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為。大司農沛國桓范聞兵起,不應太后召,矯詔開平昌門,拔取劍戟,略將門候,南奔爽。”
干寶《晉書》載:“桓范出赴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濟曰:‘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
綜合這兩段記載,這個故事的大意是:曹爽接到司馬懿給皇帝曹芳的奏章后,并沒有將其交給曹芳,心中惶恐不安,不知怎么辦才好。大司農桓范聽說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消息,不聽皇太后的召見,偽造皇太后的旨意打開平昌門,奪取劍戟,斬殺門侯,出城一直向南疾馳,將情況報告曹爽。得知桓范出城后,司馬懿說道:“曹爽的智囊終于回到曹爽身邊了。”蔣濟卻表示:“雖然桓范足智多謀,可俗話說劣馬貪戀馬廄里的豆料,曹爽一定不會采用桓范的計策。”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蔣濟口中的“駑馬戀棧豆”,意為劣馬貪戀馬廄里的豆料,比喻平庸的人目光短淺,貪戀祿位、家室等眼前利益。
這則成語故事是曹魏中期“高平陵之變”中的一段小插曲。當時大將軍曹爽帶著皇帝曹芳離開京城洛陽前去魏明帝曹睿的目的拜祭。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控制了京城洛陽。曹爽的心腹、大司農桓范得知消息后,不顧個人安危,逃出洛陽去給曹爽出謀劃策。對于桓范的能力,司馬懿是非常了解的,他將桓范稱為“智囊”,足見對此人的忌憚。不過,蔣濟卻認為曹爽就像一匹劣馬一樣,目光短淺,一定不會采納桓范的建議。
最終的結果也正如蔣濟所預料的那樣。桓范建議曹爽利用皇帝在手的有利局勢,以皇帝的名義召集各地將領前來勤王。而曹爽卻猶猶豫豫,無法決斷,最終又做出了放棄抵抗,向司馬懿投降的決定。原本一場勝負難料的權斗,就讓司馬懿輕松獲勝。難怪事后桓范氣憤不已,大罵曹爽是蠢豬。
本文標題:駑馬戀棧豆什么意思?駑馬戀棧豆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