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人文歷史  時間:2021-01-02 

諸葛亮北伐期間,他派出馬稷鎮守街亭,但馬稷并沒有按照諸葛亮的命令行事,導致最后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稷。馬稷這次的確辜負了諸葛亮的期望,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諸葛亮原本是想讓馬稷積累更多實戰經驗,但馬稷卻剛愎自用,擅自更改命令,就算最后街亭沒失守,單憑他違抗命令這一點肯定也會被問罪。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等閑視之”就跟此次事件有關,一起來看看背后的典故如何吧。

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發生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期間,主人公為諸葛亮。原文如下:

孔明尋思,恐二人有失,又喚高翔曰:“街亭東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與汝一萬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沖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一出祁山”后,罵死王朗、大敗曹真,引起曹魏的恐慌。魏明帝曹睿下令將被諸葛亮設計離間的驃騎大將軍司馬懿官復原職,令其率領二十萬人馬增援西北。司馬懿重掌兵權后,立即奔襲新城,殲滅了企圖重回蜀漢的孟達。隨后,司馬懿來到長安面見曹睿,舉薦張郃擔任大軍先鋒,進軍西北。

得知司馬懿司馬懿率部前來增援,諸葛亮不敢大意,以參軍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率領精兵二萬五千人鎮守街亭。同時,諸葛亮又命高翔率兵一萬鎮守列柳城。此外,諸葛亮又安排魏延鎮守陽平關作為后援。魏延非常不解,認為自己才是鎮守街亭的合適人選,諸葛亮將自己安排在陽平關并不妥當。也就是這個時候,諸葛亮說出了“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這句話,魏延這才欣然從命。

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諸葛亮口中的“等閑視之”,意為把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視。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所描述的諸葛亮兵敗街亭,不僅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而且連失敗的經過都基本都是按照史料的記載進行描述。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讓馬謖鎮守街亭,最終導致街亭丟失,一出祁山以失敗告終。

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而在《三國志?馬良傳》中更是這樣記載:“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于街亭。”這也就意味著在戰前部署時,已經有不少部下建議諸葛亮任用魏延或吳壹去鎮守街亭。這也就是說當時諸葛亮有三個選擇:魏延、吳壹和馬謖。但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這也成了街亭之戰失敗的關鍵。

為什么會選擇馬謖呢?除了諸葛亮一心想提拔這位老鄉兼密友之外,堅信馬謖能夠完全執行自己的部署或許是另外一個原因。不過,令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馬謖來到街亭之后,并沒有依照諸葛亮的部署執行,這才導致了后來的慘敗。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58311
本文標題:等閑視之什么意思?等閑視之典故出處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