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長期生活過的西藏,牛糞的處境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牛糞在藏語中稱之為“久瓦”,它不僅是生產中的肥料,生活中的燃料,更是節日中的吉祥物,藏人心目中的好寶貝。民間有句諺語:“一塊牦牛糞,一朵金蘑菇。”又說:“老阿媽不嫌牛糞臟。”在這里,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過路的老阿媽發現路邊有一塊干牛糞,便會像撿到寶貝似的,趕緊揣進自己懷里帶回家。我的好友邊多先,給我唱過一首“牛糞歌”,據說是西藏的婦女們,一邊做牛糞餅一邊唱的:
“牛糞,牛糞,寶貴的牛糞,你比金子還貴重;你把自己燃燒盡,給人們奉獻溫暖和光明。”
在這首短短的勞動歌里,牛糞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顯現無疑了。
在廣大的牧區,牧民們四處游牧,逐水草而居,無論冬季牧場還是夏季牧場,到處留下一團團牦牛糞。它們中的小部分被牧民撿回帳篷當燃料,大部分散落在野外。經過雨水的沖刷,牛糞滲入泥土,使土質肥沃,牧草豐茂。由此,牛羊能吃上新鮮細嫩的青草,長得膘肥體壯。而在農區,燒過的牛糞灰被倒進廁所和積肥坑,經發酵以后,成了效用極強的有機肥,施放在小麥田和青稞地,會帶來糧食的豐收,從而改善農人的生活。牛糞不是寶貝又是什么?
比起在生產中的用途,牛糞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是重要。在拉薩、日喀則、澤當及周邊地區,山上沒有森林,平地樹木稀少,燃料極其缺乏,廣大市民和農牧民,主要靠牛糞燒茶做飯,牛糞是當地居民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燃料。
作為西藏人主要燃料的牛糞,自有它的特點和長處。首先牛糞的燃點很低,即使在含氧量較低的高原,一張報紙就能引燃,不像那些不干不濕的木柴,主婦們又是用火點,又是用口吹,弄得滿臉臟黑,滿臉眼淚,還不能把火生起來。牛糞大都是草料構成,燒起來不但沒有臭氣和煙霧,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使人心舒氣爽,倍感愉快。
因為在野地里,風很容易就會把火柴吹滅。通常人們是使用高原盛產的一種苔蘚來助燃。干苔蘚為灰色,很柔軟,燃點很低,又稱為火絨草,可以被搓成燈芯狀在火柴盒里存放。點火的時候,把火絨草和火柴放在一起,火柴擦燃后,明火很快會被風吹滅,但可以將火絨草點燃,然后將火絨草埋進牛糞末里,用風囊輕輕地吹,不一會兒就會有青煙升起,再吹三兩下就有明火出現了。
燒好茶后的第一口茶是要用來獻給神靈的。把燒好的茶往壺蓋里倒上少許,分三次灑向曠野,并用藏語說“哈嘉洛”(意思為祭神了)。祭祀完畢以后人們才從口袋里抓一些糌粑,配著熱乎乎的茶水,開始吃飯。
藏族人每天都離不開酥油茶,而酥油茶講究的又是溫熱適度、口感良好。所以,煮酥油茶的時候,既不能使它沸騰(因為沸騰將導致酥油茶中的油水分離,上面浮著一層酥油,而下面則是又苦又澀的茶水);又不能讓它冷卻(因為人們如果喝了涼的酥油茶不僅難受,而且還會鬧肚子)。最好的辦法是在火缽里裝上燃燒未盡的牛糞灰,上面撒一層碎牛糞,再在上面放上茶壺,壺里的酥油茶便會保持適當的溫度,放上半天也不會涼。
在藏區,人們還有用牛糞火灰烙餅的。他們在用牛奶和成的面中加入酥油,攤成餅狀,扒開牛糞火灰,將餅平放在火灰上,再蓋上一層牛糞火灰。這種餅吃起來香甜酥脆,非常可口。在日喀則一帶,人們會把面餅做成手鐲形的面圈,非常好看。這種面圈在藏語中叫“帕廓”。
在甘肅和青海的牧區還有一種用牛糞烤的大餅,這種大餅一是用于祭神,二是用于敬獻活佛。大餅至少要用二十斤面粉,大的甚至百十來斤。烤這種大餅所需的牛糞也有特別的要求:一定要用黃牛牛糞的火灰來烤,這種火硬而且旺,烤出來的大餅外脆內香。
在我長期生活過的西藏,牛糞的處境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牛糞在藏語中稱之為“久瓦”,它不僅是生產中的肥料,生活中的燃料,更是節日中的吉祥物,藏人心目中的好寶貝。民間有句諺語:“一塊牦牛糞,一朵金蘑菇。”又說:“老阿媽不嫌牛糞臟。”在這里,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過路的老阿媽發現路邊有一塊干牛糞,便會像撿到寶貝似的,趕緊揣進自己懷里帶回家。我的好友邊多先,給我唱過一首“牛糞歌”,據說是西藏的婦女們,一邊做牛糞餅一邊唱的:
“牛糞,牛糞,寶貴的牛糞,你比金子還貴重;你把自己燃燒盡,給人們奉獻溫暖和光明。”
在這首短短的勞動歌里,牛糞在藏民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顯現無疑了。
在廣大的牧區,牧民們四處游牧,逐水草而居,無論冬季牧場還是夏季牧場,到處留下一團團牦牛糞。它們中的小部分被牧民撿回帳篷當燃料,大部分散落在野外。經過雨水的沖刷,牛糞滲入泥土,使土質肥沃,牧草豐茂。由此,牛羊能吃上新鮮細嫩的青草,長得膘肥體壯。而在農區,燒過的牛糞灰被倒進廁所和積肥坑,經發酵以后,成了效用極強的有機肥,施放在小麥田和青稞地,會帶來糧食的豐收,從而改善農人的生活。牛糞不是寶貝又是什么?
因為在野地里,風很容易就會把火柴吹滅。通常人們是使用高原盛產的一種苔蘚來助燃。干苔蘚為灰色,很柔軟,燃點很低,又稱為火絨草,可以被搓成燈芯狀在火柴盒里存放。點火的時候,把火絨草和火柴放在一起,火柴擦燃后,明火很快會被風吹滅,但可以將火絨草點燃,然后將火絨草埋進牛糞末里,用風囊輕輕地吹,不一會兒就會有青煙升起,再吹三兩下就有明火出現了。
燒好茶后的第一口茶是要用來獻給神靈的。把燒好的茶往壺蓋里倒上少許,分三次灑向曠野,并用藏語說“哈嘉洛”(意思為祭神了)。祭祀完畢以后人們才從口袋里抓一些糌粑,配著熱乎乎的茶水,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