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縣,隸屬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舟曲是藏語“龍江”之意,因白龍江穿縣境而得名,舟曲建制始于先秦,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于今舟曲西北置羌道縣,解放后設西固縣,1955年改設舟曲縣,1959年改名龍迭縣,1962年恢復舟曲縣。截止2016年,舟曲縣下轄4個鎮、15個鄉,208個行政村, 403個自然村,總人口14.2萬人,其中藏族人口5.04萬人,占35.8%。
舟曲縣地處西秦嶺岷、迭山系與青藏高原邊緣,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地貌。“一江兩河(白龍江、拱壩河、博峪河)”貫穿其中,地形地貌復雜,自然災害頻繁,是“5·12”特大地震和“8·8”泥石流災害重災縣。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河川地帶氣候溫暖濕潤,享有“藏鄉江南”的美譽,高山地帶則較為寒冷,屬溫帶季風氣候。自然資源有水力、礦產、中藥材、經濟林果等,2016年舟曲縣地區生產總值為14.75億元,是國家級扶貧重點縣。
舟曲縣有“隴上桃花源”、“藏鄉江南”之稱,著名景點有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搶險救援紀念館、拉尕山、沙灘國家森林公園、巴寨溝、賽爾布等。
-
中文名稱
-
舟曲縣
-
外文名稱
-
Zhouqu County
-
別 名
-
西固、龍迭
-
行政區類別
-
自治州下轄縣
-
所屬地區
-
中國·甘肅省·甘南州
-
下轄地區
-
轄2個鎮、17個鄉,21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
0941
-
郵政區碼
-
746300
-
地理位置
-
甘肅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
-
面 積
-
3010平方公里
-
人 口
-
13.69萬人
-
方 言
-
藏語康方言舟曲土語、漢語
-
氣候條件
-
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拉尕山、沙灘國家森林公園、舟曲泥石流紀念館
-
火車站
-
距隴南站83公里、哈達鋪站103公里
-
車牌代碼
-
甘P
-
藏語名稱
-
?????????????
-
特 產
-
從嶺藏雞、中草藥、食用菌等
歷史沿革
戰國末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隴西發兵聯蜀滅楚,定隴西郡。二十八(前279)置隴西郡后,始置有羌道,今洮河以東地區,包括舟曲、武都縣大部地方始入秦疆域。羌道治所今舟曲西北。
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至西漢武帝建元時期(前140—前135年),羌道仍屬隴西郡。
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李廣征西,于羌道初置武都郡(本廣漢西部都尉),治所今舟曲西關。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漢開西南夷,于洛峪另置武都郡。羌道歸隴西郡。武帝改道曰縣。
東漢武帝建武九年(33),馬成破河池,遂平武都。羌道縣屬武都郡西部都尉治。
三國魏黃初中,魏以隴南為武都西部都尉署理,治所羌道縣境。蜀漢建興六年(228),蜀丞相諸葛亮伐魏,遣陳式攻取武都、陰平二郡,羌道縣屬梁州武都郡(今舟曲西屬陰平郡)。后,諸葛亮、姜維屢出兵隴上,擴充實力,以圖中原。舟曲西、南部一度為蜀將姜維屯田的沓中地區。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司馬炎統一全國,羌道縣廢,地屬武都郡。
西晉末年,北方戰火連綿,一些漢貴族和少數民族豪強割據勢力日烈。以白龍江流域為活動中心的參狼羌支宕昌羌豪勤得羌豪心,乃自稱王。西晉懷帝嘉元年(307)劃地稱宕昌國,至周武帝天和元年(566)間,今舟曲境皆屬宕昌國。宕昌國時期的東晉、十六國時代,為雍秦二州武都郡,南秦州武都郡、仇池郡。北魏時為南秦州,東益州武都郡。北周武帝天和六年滅宕昌后,以宕昌置宕州,設宕州總管府,并轄宕昌郡,舟曲地屬甘松(治懷道)、宕昌兩郡。
隋開皇四年(584),罷郡,以州統縣。今舟曲屬宕州。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改宕州為宕昌郡,今舟曲仍為宕昌武都郡轄地。
唐初廢郡置州,以州領縣。高祖武德元年(618)設隴右道宕州、階州(武州)。宕州轄懷道、良恭、和戎,舟曲地屬懷道縣和福津縣地。二年,宕州隸秦州總管府。四年屬岷州總管府。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宕州與懷道移治今舟曲西。三年(629),撤和戎,入懷道縣。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置隴右節度使,今舟曲屬隴右宕州。天寶元年(742),宕州改為懷道郡,治所懷道縣。安吏之亂后肅宗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懷道郡改為宕州。肅宗上元二年(761),宕州懷道縣具陷于吐蕃。唐末至五代,舟曲境仍在吐蕃勢力范圍。
北宋初年,位河湟一帶的吐蕃口角 廝口羅建立地方政權,今舟曲在其控制之下。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王韶收岷、宕、洮、疊四城,今舟曲境歸宋秦風路階州福津縣。
高宗紹興二十年,今舟曲為福津縣故城鎮,轄平武、沙灘、峰貼峽寨。
蒙古汗國至元三年(1266),元帥汪完者帖木耳鎮守西固。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廢福津縣,并入階州,屬陜西行省鞏昌總帥府,舟曲境為階州轄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西固城軍民千戶所。翌年,旋改蕃漢軍民千戶所。元惠宗至二十七年(1367),改置西固蕃漢軍民上下千戶所,屬階州。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置鞏昌府西固城等千戶所。十一年(1378),岷州衛領西固軍民千戶所(軍民千戶所有四)。十四年,改稱西固城軍民守御千戶所,屬陜西都司。翌年,旋改為西固城守御軍民千戶所,隸岷州衛民指揮使司直轄。萬歷六年(1578),西固分設階州州同。民事、軍事分治。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改置西固守御所千總。順治十二年(1655),西固御所千總并階州,設州同。雍正三年(1725),西固隸鞏昌府。七年,黑峪土司改土歸流,西固轄。因西固番人慕化,編民戶四里,裁西固守御所,設撫彝同知。乾隆元年(1736)裁西固撫彝同知,仍設州同,隸階州直隸州。
民國2年(1913),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縣,隸隴南道。后改渭川道。16年(1927)廢道,西固縣直隸于省、改里為村。民國27年(1938),西固縣劃入第一行政督察區。1944年劃入第八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武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實行省、專區(州、市),縣(市、區)三級地方行政體制。1949年12月10日,西固全境解放,西固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武都專區。1954年,以西固縣官亭、沙灣、富坪3鄉和岷縣東南部析置宕昌縣(縣人民政府駐宕昌),西固縣改設舟曲行政委員會,屬甘南自治區。
1955年,甘南自治區更名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轄舟曲行政委員會改為舟曲縣。境內有白龍江,藏語稱為舟曲,因水為名。
1955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甘南藏族自治州原屬的舟曲、碌曲、瑪曲3個行政委員會的組織,并分別設舟曲縣、碌曲縣、瑪曲縣。舟曲縣管轄的區域是:原宕昌縣(原名西固縣)的峰疊區、武坪區、城關區、陽鄉,原屬岷縣的洛大鄉、官鵝鄉、大河壩鄉和原屬武都縣的坪牙鄉等地區,并且把這些地區調整為3個區、25個鄉。縣人民委員會駐原西固縣城。4月9日成立。
1959年1月,舟曲縣改名龍迭縣,1962年恢復舟曲縣。
2002年6月25日,甘肅省民政廳甘民區復字[2002]21號批復:撤銷城關鄉、大川鄉,設立城關鎮、大川鎮。調整后,舟曲縣轄2個鎮、20個鄉:城關鎮、大川鎮、曲瓦鄉、巴藏鄉、大峪鄉、立節鄉、憨班鄉、峰迭鄉、坪定鄉、江盤鄉、弓子石鄉、中牌鄉、南峪鄉、三角坪鄉、池干鄉、八楞鄉、武坪鄉、插崗鄉、拱壩鄉、鐵壩鄉、大年鄉、博峪鄉。
2005年12月13日,甘肅省民政廳甘民區復[2005]59號批復:撤銷弓子石鄉、中牌鄉,合并設立東山鄉,鄉政府駐地設在魯家村;撤銷其三角坪鄉、池干鄉,合并設立果耶鄉;撤銷其大年鄉、鐵壩鄉,合并設立曲告納鄉,鄉政府駐地設在拱壩河與鐵壩河匯合處。
2005年末,舟曲縣轄2個鎮、17個鄉:城關鎮、大川鎮、巴藏鄉、曲瓦鄉、立節鄉、大峪鄉、憨板鄉、峰迭鄉、坪定鄉、江盤鄉、東山鄉、南峪鄉、果耶鄉、八楞鄉、曲告納鄉、拱壩鄉、搏峪鄉、插崗鄉、武坪鄉。共有3 個居委會、210個村委會、528個村民小組,32687戶134188人,3010平方千米。[8]
2008年末,全縣面積3010平方千米,農業人口2.76萬戶12.28萬人。轄2個鎮、17個鄉:城關鎮、大川鎮、曲瓦鄉、巴藏鄉、大峪鄉、立節鄉、憨班鄉、峰迭鄉、坪定鄉、江盤鄉、東山鄉、南峪鄉、果耶鄉、八楞鄉、武坪鄉、插崗鄉、拱壩鄉、曲告納鄉、博峪鄉,210個行政村,531個村民小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舟曲縣常住總人口132108人,其中,城關鎮21967人,大川鎮5723人,曲瓦鄉4370人,巴藏鄉5040人,大峪鄉5114人,立節鄉5282人,憨班鄉4907人,峰迭鄉10945人,坪定鄉5091人,江盤鄉5149人,東山鄉10639人,南峪鄉4092人,果耶鄉9063人,八楞鄉4141人,武坪鄉5656人,插崗鄉3162人,拱壩鄉5563人,曲告納鄉11581人,博峪鄉4623人。
2013年,撤銷峰迭鄉,設立峰迭鎮。2015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5〕154號)批復同意撤銷立節鄉,設立立節鎮。
風景名勝
翠峰山
翠峰山
翠峰山,位于舟曲縣城北5公里處,原西固八景之一(北峰古剎)。《甘肅古跡名勝辭典》稱翠峰山為“隴上名山”。1987年翠峰山旅游景區正式開放,現被列為全州十六大香巴拉王牌景點之一。
沙灘森林公園
沙灘森林公園
沙灘森林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3萬公頃。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武坪鄉境內,為全州十大香巴拉旅游王牌景區之一,東鄰武都、區位南與九寨溝接界,距212國道80公里。
沙灘森林公園主要包括花草坡、人命池、苜蓿灘、嗄河壩、那下橋、江邊溝六大景區。
拉尕山,位于白龍江上游立節鄉境內,始唐“占單寺”和西漢“華陽古城遺址”左右拱衛,距離省道S313線18公里,現通等外公路。海拔2000米左右。
峰迭古城址
峰迭古城址
峰迭古城址,位于今舟曲縣嶂迭鄉,東距縣城17公里,白龍江自西北穿流而過,由于白龍江沿岸是漢武帝元鼎時期”開西南夷”的重點地區之一,因此古遺址、古墓葬、古城堡、出土文物極為豐富,其中峰疊地區瓜咱古城與瓜咱嘴坪古城皆出土有釉陶罐及繩紋瓦片-南北朝時期,宕昌國建都城于此。因地處險要,扼甘松古道之咽喉,為一軍事要塞,隋朝時期在此置宕呂郡懷道縣。
本文標題:舟曲縣屬于哪個市簡介(舟曲縣在哪里)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