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創建于哪個朝代(白馬寺的的簡介和由來詳細資料)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在古都洛陽,有很多著名的文化古跡,歷經幾千年,依舊站立在這片中華文化發源地上,像是照看著這片土地,也像是向世人展示著自古以來的文化和傳承。在洛陽城東,已有1900多年歷史的白馬寺即是如此。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白馬寺創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佛教傳入中國后的第一座管辦寺院,其影響力和地位可以說是非常之高,被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關于白馬寺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永平七年,也就是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問這個夢代表著什么意義。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此時,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這就是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于是,在永平八年,也就是公元65年,漢明帝派出的使者,踏上“西天取經”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這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西天取經”,遠遠早于唐玄奘的“西天拜佛求經”。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歷時兩年后,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隨著漢明帝的使者返回洛陽,因路途上經書由白馬馱運,漢明帝敕令建造的寺院便命名為白馬寺。據史料記載,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在此之后的諸多年里,洛陽白馬寺陸續又到來了很多西方高僧,前來譯經傳經。公元260年,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個重大事件也發生在白馬寺: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此次事件對于后來佛教在中國的弘揚,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千年的時光仿若流水,佛教進入中國開始,白馬寺就一直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如今,白馬寺的佛教地位依舊,它不僅是一間寺院,亦是一個景區,并且,白馬寺還是我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白馬寺,是佛教僧眾的信仰之地。

洛陽白馬寺的由來:比唐三藏還早的“西天取經”,同樣由白馬馱回

標簽: 洛陽白馬寺創建于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8775
本文標題:洛陽白馬寺創建于哪個朝代(白馬寺的的簡介和由來詳細資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