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的作者是誰簡介(三年級下冊趙州橋怎么樣了)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趙州橋》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的課文,節選自《中國石拱橋》,作者是中國文學家茅以昇。相信九零后以及零零后都學過這篇課文吧。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趙州橋,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當地人稱為大石橋,以區別于城西門外的永通橋(小拱橋)。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年代久遠,跨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趙州橋上的雕刻手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風貌,橋體飾紋雕刻精細,趙州橋在中國的造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世界后代的橋梁建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歷史沿革

趙州橋始建于隋朝,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大家可能對李春不了解,我來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李春,隋代造橋匠師,現今河北邢臺人士,李春于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趙州橋,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也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在唐貞元八年(792年)七月,趙州橋第一次修繕。據記載,建橋200年,因為大水沖壞橋北面西側的金剛墻,橋臺下沉,使得小供有崩裂的現象,于是用補石重砌的方法將其恢復原狀,而且還復制欄板望柱,以還原貌,橋也加固許多。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后在宋治平三年(1066年),趙州橋第二次進行修繕。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1562-1563年),趙州橋進行了第三次修繕,但此次修繕是因為橋面石經車輛長期碾壓,橋上的車跡深及了,凹凸不平,不便行車。在第三次修繕后,趙州橋還經歷了四次修繕。

終于,在新中國建立后,于1952年,1954年,1955年,國家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等單位先后派出專家,學者對趙州橋進行勘探工作,在1955年,開始進行趙州橋的修繕工作。于1958年,趙州橋修繕工程全部竣工,這是趙州橋的第八次修繕。此次修繕對趙州橋進行了全面測量和修整,整個工程采用原來的護拱石、鉤石等進行修繕,還在橋面上下加設了二粘三油進行防水涂層。防止漏水和腐蝕現象的發生。而且橋面上的所有欄板,望柱都按早期的樣式一比一還原。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那么,如今的趙州橋成了什么樣了,還像古時一樣精美,壯觀嗎?

現在的趙州橋由內而外幾乎全部翻新了,使用的材料和技術都是現代工藝,不再具有古時的精美狀態。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接受,對于古建筑的恢復,我們很難做到十全十美的程度,畢竟它們都“太老了”承受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風出雨打。

就連后來,專家梁思成都對次表示十分的痛心,畢竟修繕也沒有使它恢復如初,簡單來說也只能盡可能保留它的完整風貌。現今的趙州橋在當地被旅游業打著名號來做宣傳,但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雖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在2010年,趙州橋景區還是被評為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成為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小學課文中的“趙州橋”變成什么樣了?

結尾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古代人民勞動智慧的體現,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旅游一下,不一定可以收獲不一樣的風景。

標簽: 趙州橋的作者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8806
本文標題:趙州橋的作者是誰簡介(三年級下冊趙州橋怎么樣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