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究竟應該怎么理解?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一名句出自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全詞是: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從詞題看這是一首擬古之作,擬古詩中《決絕詞》,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達與之決絕的態度。
納蘭性德用“決絕”這個標題寫詞給朋友,可能就是與初戀情人或朋友絕交的情境下寫出的。
要清楚理解這個句子,首先要理解“若只”“何事”兩個詞語:,“若只”的意思是如果只是,表示假設,實際上是表達了一種愿望;“何事”的意思是怎么會,表示反問。兩個詞語把兩個句子連在一起,意思是人生如果只是象初次相見那樣,怎么會有秋風悲畫扇的事情呢?
還要理解“初見”“秋風悲畫扇”:
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因為抱著憧憬,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秋風悲畫扇”的“悲”是使動用法,是秋風使畫扇悲或秋風起畫扇悲的意思。這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用來驅炎納涼的,所以炎熱的夏天到來時人們初見畫扇,自然喜歡,但到了秋天,涼風起時,畫扇就沒人理睬,就會被遺棄而悲傷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這兩句的意思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用假設和反問的語氣表達出來,既表現出美好的渴望,也突出了人心易變的殘酷,發人深思。
作為清代文學史上最知名的詞人之一,納蘭性德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雖然這個詞人生命非常短暫,但是詞人所留下的詞作卻有很長的生命力。
而其中最為知名的清詞名句,當屬這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兩句著名詞句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作,也很好的展現出了其詞作悲涼婉約的風格。這兩句詞的出處,乃是一首題目為《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與納蘭性德其余的內容最多的悼亡詞不同,這首詞實際上是以一女性的口吻來寫對于男子始亂終棄的行為的幽怨之情。最為知名的一句,就是這首詞的前兩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一對有情有義的相愛之人在日常相處,本應該如同人生初見一般,充滿新奇與熱愛,但是為什么今日的我們卻相互背棄,之前的感情早已經不復存在?
然后兩句“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是最為膾炙人口的,明明是你變心不再與我向愛,卻又說是因為我的心變了。這首詞當中,這兩句最為簡單,也最為打動人心。
接下來詞人引用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的典故。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文學史上時常被引用,白居易所言“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就是說的他們兩人,而在這首詞的最后兩句,也同樣化用了白居易的古詩。
納蘭詞向來婉約清新動人,情感真摯,很是能夠打動人心。這兩句詞作,很好的體現了納蘭詞的一貫風格,由此也成為了納蘭詞最有名氣的作品。
標簽: 何事悲風秋畫扇的意思本文標題: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的意思(何事悲風秋畫扇是什么典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