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始建于1994年7月,2017年完成整體搬遷,現坐落于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美麗的西湖之濱。學校占地687畝,總投資9.28億元,總建筑面積達18.4萬平方米。恢弘大氣的建筑、莊重典雅的樓宇為校園增添了優雅的“氣質”,而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優美環境更是令校園“顏值”倍增。
設施先進 功能齊全
作為首批省級示范性高中,市一高教學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高清攝像頭、拾音器、投影機和教學一體機,實現了教學活動現代化,極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學校還建成了全數字化校園云服務平臺、學生一體化系統、教師一體化系統和網站群系統,老師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VDI登錄任何一臺電腦訪問自己的頁面,極大方便了教學工作。學校安裝了門禁管理系統和宿舍歸寢系統,對學生出入校園、宿舍進行數字化動態管理,有效化解風險。校園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所有班主任和教師都能在手機終端上實時聽課、了解班級情況。
報告廳
市一高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可容納上千人的報告廳、兩個錄課室、八個階梯教室、上千平方米的學生心理咨詢中心;高標準建設了二十三個物理、化學、生物、通用技術實驗室以及美術活動室、音樂活動室、琴房、社團活動室等。學生餐廳寬敞明亮、管理規范、菜品豐富;學生宿舍配有暖氣和空調,設有獨立衛生間,并聘用專業安保、保潔、宿管服務公司提供優質服務。學校還建有標準化的田徑跑道、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方便全校師生開展體育活動。
黨建引領 內涵發展
市一高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惟德惟才,至善至美”的辦學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營造健康文明、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努力辦好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學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領導班子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和“三會一課”制度,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學習黨史和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通過學習,全體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了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執行力,牢固樹立了大局意識、公仆意識、主人翁意識,廉潔高效、作風過硬、團結協作、干事創業的氛圍愈加濃厚。
成立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
市一高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以打造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追求卓越的教職工隊伍為重點,抓師風、提師能、鑄師魂。學校每年開展“功勛教師”“立功教師”“模范教職工”“年度考核優秀”“學生最喜愛的老師”“師德先進個人”“師德標兵”等評優創先活動,并通過《黨建園地》《百花苑》校刊和板報、宣傳欄等,大力宣傳這些先進教師、優秀職工的典型事跡,在校園內營造了濃厚的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氛圍。
優良的教師隊伍為提升教學質量奠定了“人”的基礎,而深化教學改革則在“教”的層面上更上一層樓,為教育教學質量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市一高以打造精品課堂,向課堂要質量為核心,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造出獨具一高特色的“五環節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著力打造“節節有絕招,堂堂有高潮”的高效課堂。學校主要領導帶頭,中層以上領導全員參與聽評課,了解教學、指導教學、服務教學。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正在成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也正在成為市一高的新時尚。
精英薈萃 師資雄厚
市一高是濮陽市基礎教育的排頭兵和領頭雁,名師濟濟,精英薈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512人,其中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173人,碩士研究生93人;省級名師17人,省級骨干教師64人;市級名師16人,市級骨干教師108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6人。
在這些優秀教師中,既有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老教師,他們是教育教學上的顧問和參謀;也有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業務精熟的中年教師,他們是教學骨干,是課改的中堅力量;還有年輕靚麗、激情四射、積極進取的青年教師,他們開拓創新,敢想敢為,是學校的未來。
市一高通過研修培訓、教學技能競賽、校本教研、名師工程等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形成了合格教師、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的成長階梯。
2021年五四表彰文藝晚會
市一高把研修培訓作為師資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教師培訓。每年安排教師200余人次赴先進學校考察學習,認真借鑒其他學校的先進教學模式和管理經驗;選派20余名教師參加省培訓計劃,選派10余名英語教師赴英國、美國培訓學習。邀請國內一流教育專家到校作報告,發揮專家的引導作用,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教法學法指導,取得了良好效果。采用“傳幫帶”“青藍工程”等方法,促成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一大批青年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的骨干力量。2020年,在省級優質課大賽中,2人榮獲一等獎,1人榮獲二等獎;在市級優質課大賽中,參賽的12名老師均獲得一等獎。
市一高積極探索教研創新,以教研引領教學、服務教學、保障教學。籌建了十四個學科教研中心和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各中心每月按預定主題開展教研活動,研究方向涵蓋了學科教學、高考命題、學生管理等方面。從教學中發現問題,在教研中解決問題,已經成了老師們的共識,校園教研氛圍愈加濃厚。2020年,全國各類核心教學期刊上發表論文53篇;省級課題立項2項、市級課題結項6項,新立項10項;校本課題結項21項,新立項12項。
立德樹人 多措并舉
“教育的本質在于引導,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教育需要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和使命感。市一高的全體教職工都要有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市一高校長郭玉民這樣理解并努力踐行著。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市一高十分重視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系列化建設,堅持與時俱進,創新德育方式,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廣泛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學生”等評選活動,充分利用主題班會、升國旗儀式、社團活動、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學生文明修養及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合作中快樂學習,在競爭中健康成長,在參與中接受終身難忘的教育。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拓寬學生視野,提升理想境界,學校多次組織學生赴北大、清華等名校開展研學活動。為鍛煉體魄,培養學生的耐力和吃苦精神,學校積極開展了“雛鷹展翅”龍湖拉練活動。青春伴陽光,激情隨夢想,熱情洋溢的笑臉上堅韌與汗水并存,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實現了心理、精神的成長。
市一高在辦學實踐中始終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指南,構建起了以團委政教為核心、以學生會和社團聯合會為外環的“一心雙環”組織管理平臺。學校注重在播種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做增強學生“四個自信”、樹立遠大理想的“領航員”;注重在厚植愛國情懷上下功夫,做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講解員”;注重在潤澤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做引導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園藝員”;注重在夯實能力上下功夫,做培育學生創新思維個性發展的“教練員”,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形成一高鮮明的辦學特色。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
建校二十七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市一高取得了輝煌的辦學成就,并不斷快速發展。近幾年,省市各級領導多次蒞臨市一高視察指導工作,均給予高度評價和鼓勵,更加堅定了一高人力創“省級一流、全國知名”的壯志雄心。
2020年被清北錄取的七名學子
市一高建校以來共有124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有7000余名學生考入“985”和“211”院校,近幾年,本科上線率保持在95%以上。2020年高考,清華、北大錄取7人,4名同學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為飛行學員。理科700分以上的考生,濮陽市共9人,市一高占7人;河南省理科前100名考生中,濮陽市有4人,市一高占3人。2021年3月,劉洋同學以綜合考核河南省第一名的好成績被保送清華大學,成為我市首位通過邱成桐計劃錄取到清華大學的學生。
2021年3月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劉洋同學
市一高先后榮獲清華大學生源中學、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北京大學實名推薦學校以及人大、復旦、同濟、南開等幾十所重點高校優質生源基地稱號。
市一高先后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省五一勞動獎狀、省文明校園、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試點學校、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省教育科研實驗基地、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市平安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省市級以上榮譽稱號400余項。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新的征程,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全體師生將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再譜一高發展新篇章。
本文標題: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地址(濮陽市一高怎么樣)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