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吧的天花板在哪里?除了香港和臺灣省,大陸地區毫無疑問是上海。
在今年頒布的亞洲50家最佳酒吧(Asisa’s 50 Best Bars 2021)中,上海有兩家酒吧上榜,一家是top5的Sober Company(也是大陸選手的top1),另一家是位列32名的Speak Low。這兩家酒吧都來自同一個集團——SG Group。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禁酒令頒布后,誕生了許多“Speakeasy”酒吧。外表看起來可能是理發店、餐廳、咖啡館,實際上藏著暗門,以及熟客才知道的“接頭暗號”,通過了才能到達“酒鬼”們的快樂星球。
Sober Company和Speak Low就是魔都的Speakeasy。門頭低調,其實是大隱隱于市。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只要天色一暗,這里就人聲鼎沸,觥籌交錯。
尋常酒吧只要拿捏好氛圍和酒,就不會踩雷。但Sober Company和Speak Low既然是天花板選手,當然不會僅此而已。
他們兩家店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層樓的裝修不同,酒單不同,調酒師不同,營業時間也不同。如果想要探索完整家酒吧,需要一層一層喝上去,越往上,越覺得大開眼界。
在上周兩個風雨欲來的臺風夜,我去探了探這兩家天花板酒吧。每晚都從天色昏暗喝到凌晨,發現真的“有點東西”。Sober Company是在一層一層“闖關”,而Speak Low有點兒密室逃脫的意思。
以下就是我的兩晚微醺奇妙夜repo~
第一晚:Sober Company
雁蕩路99號一樓
10am-次日2am
Sober Company從外表看,是一家深藍色的咖啡館。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Café,白天也的確賣咖啡。第二層是Kitchen,只開晚市,除了酒,還有西餐和港式點心。第三層是Society,就是酒吧本吧。
Sober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闖關”。在每層喝完一杯酒,就可以獲得一個籌碼(如果是多人一起去,那每個人都需要喝完一杯,一組人也是一個籌碼)。
集齊三個籌碼之后,就可以進入最后的隱藏密室——Tipsy。
越往上喝,喝到的酒會越來越“厲害”,調酒師也會越來越高階。Tipsy里坐陣的調酒師,都是世界冠軍。不提供酒單,走的是Omakase(おまかせ,日語是“拜托了”的意思)的路線,由調酒師私人訂制。
我當天因為也想試試晚餐,所以順序是:KitchenCaféSocietyTipsy。
Sober Kitchen
5pm-次日0am(如果是吃晚餐,最好提前預定)
二樓的Kitchen,裝修帶有一點港式的風格。我坐在靠窗的雙人座,桌子是一張麻將桌。
來前看到有人說,Sober是最會做西餐的酒吧。于是我點了一個Tasting Menu,里面有幾道菜都是中西融合的。
這是沒有什么牛肉味的Beef Tartare
比如這個黑松露小籠包,一口咬下去真的會爆汁。
還有這盤鵝肝麻婆豆腐,辣味不重,更多的是甜。鵝肝和豆腐的口感意外得融合,很適合拌飯吃。
言歸正傳,酒才是重點。當晚的第一杯酒是Perfumed。上來的時候儀式感很足,服務生會先往底下的木托倒一點水,等煙霧升上來,再倒酒。
雖然是用燒酒和皮斯科酒打底,但是荔枝的果味蓋過了酒味。加上這個小茶壺的造型,更像在喝果茶。
喝完這一杯,我就得到了第一個籌碼。如果是在“闖關”,要提前和服務生們打個招呼,他會幫你預約下一層的位置。
Sober Café
10am-次日1am
Café因為明面上是家咖啡館,所以有幾桌常規的座位,戶外也有座位,反而沒有吧臺位。白天主要賣咖啡,也可以點酒。
我轉到café時是晚上八點多,已經沒有座位。不過想著剛吃飽,站在吧臺前喝也無妨,也方便和調酒師們嘮嗑。
右為伯爵酸
這一層的雞尾酒大多數都是咖啡和茶口味的。我點了我當晚的第二杯酒——Earl Grey Sour(伯爵酸)。茶味不重,酒精味也不重,就是酸酸甜甜的清爽口感。想來如果不吃晚餐,這只是第一關,大概只是打個底的水平。
這一層的調酒師雖然不是首席,但是非常親切,他還和我劇透了一下三層的酒單。正當我意猶未盡要再點一杯的時候,服務生來召喚我去第三層Society了。
Sober Society
7pm-次日2am
Society就是酒吧本吧,乍一走進去,像穿越到紐約的復古酒吧。對比另一家Speak Low,這里少了點隨意,多了幾分「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奢華感。
吧臺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可以看到調酒師們天花亂墜的各種操作。這一層的調酒師基本都是外國人,不過不用擔心,他們都會基礎的中文。
打開酒單,菜單上第一杯Old Fashioned(古典),標價4000塊,看得我瞳孔地震,趕緊往后翻。
這一層有個很特別的十二生肖酒單,點自己的生肖,會有種開盲盒的體驗。
當晚的第三杯酒,是我的生肖:Mouse(鼠)。酒上來的時候,調酒師一邊和我講這杯酒的靈感,一邊往酒上刨芝士(帕馬森雷加諾干酪)。為什么這杯酒會有芝士呢?當然是因為老鼠愛偷吃芝士啊。上面的百里香,是老鼠的尾巴。
入口就是芝士的奶香,混合下面酸酸甜甜的Pisco Sour酒(皮斯科酸),整體口感非常綿柔。唯一的bug就是芝士太多,喝到后面酒沒了,只剩下一層漂浮的芝士。
連杯墊也是生肖定制款
因為等待Tipsy的時間過長,我又點了第四杯酒:Take a break(放松一下)。這杯也是一樓調酒師劇透我的“彩蛋”酒,曾經拿過獎。
Take a break是由兩個木盒子組成的。調酒師會在上面的木盒噴上檜木的香氛,再放上雞尾酒。下面的盒子里是干冰,還會滴上薰衣草精油,上酒前倒一點水,頓時“仙氣飄飄”,整杯雞尾酒營造的是一種泡溫泉的氛圍。
喝起來的時候感覺得到茶香,薰衣草香,或許因為這杯的酒精度數比較高,所以整個人真的有舒緩下來的感覺。
這一層的雞尾酒,不止在調酒上用盡心思,更是一種視覺、嗅覺的享受。我旁邊的小伙伴也點了兩杯酒,一杯是Five Apples(五個蘋果),用到了五種蘋果元素,分別是蘋果白蘭地、蘋果醋、蘋果汁、蘋果茶,還有旁邊的一片蘋果干。另一杯是Monkey(猴),朗姆古典雞尾酒打底,再混上梅子的果香,旁邊還有一片香蕉干。
左為Five apples,右為Monkey
11點左右,服務生終于來喊我進入最終密室Tipsy啦~
Tipsy
7pm-次日2am
150rmb/杯
進入Tipsy之前會有工作人員收籌碼,并叮囑不能拍照(但我研究了一下網上挺多圖,于是我也偷拍了幾張),且每人只能喝一杯雞尾酒。
Tipsy給我的第一感覺,完全就是“密室殺人”場景里的房間。不像之前的空間那么昏暗,Tipsy在酒吧里絕對算是亮堂的。
吧臺大概能坐八個人,旁邊的沙發可以坐五六人。
小吧臺后面架子上羅列的酒瓶,并不是市面上的酒,而是調酒師們的自制,統一裝在的棕色西林瓶中,有種實驗室的即視感。另一邊的架子上,擺著各種形狀不同的酒杯。
當天的世界冠軍調酒師是個白衣小哥哥,有一頭卷長發,中英日文都非常流暢。他會拿著小本本問一堆問題:你之前喝了哪些酒?酒精度要高/中/低?有沒有偏愛的基酒?口味偏愛酸還是甜?有沒有不喜歡的成分?
其實就是右邊這位,左邊這位也是世界冠軍
他還會通過一杯之前你喝過的酒,來判斷你的口味接受度。比如他就問了我是否覺得之前點的Earl Grey Sour會酸這樣。前面喝了四杯,我自我感覺良好,于是要了一杯高酒精度的,其他都讓他根據對我的第一印象隨機發揮。
當晚的第五杯酒,也就是最后一杯,是一杯紅色的雞尾酒。大大的冰塊上刻著Tipsy的字母,里面還插著一片南瓜干。調酒師會娓娓道來里面的原料,基酒是白蘭地,其中加了新疆紅棗汁、牛奶萃取液……
整杯酒沒有糖漿的成分,初入口的確是白蘭地的烈,但是回味卻有點棗甜。
這一杯下去,我真實地微醺了。突然明白了“come sober,go tipsy”(清醒著來,微醺著走)這句slogan的要義。
人生海海,時刻保持清醒是一件很疲倦的事。偶爾微醺,偶爾“糊涂”,才是有張有弛的生活態度。對于成年人來說,不醉不歸的生死局是過猶不及,微醺才是恰到好處。
第二晚:Speak Low
復興中路579號
周日至周四6pm-次日1:30am
周五周六6pm-次日2:30am
路人如果路過Speak Low,大概就以為是少有人問津的器皿店。專門來尋Speak Low的人,走到地點可能也會迷惑一下,這個OCHO是什么鬼?
極有眼力見兒的店員,一眼就能判斷出你是老客還是新客。如果是新客,他就會開啟糊弄模式,對你“酒吧在哪”的詢問充耳不聞。如果是老客,他會熱心地幫你拉門。
其實,酒吧就在書柜后面。移開書架,就是一條昏暗的密道,穿過就是快樂星球。
在這條密道旁,有一個小房間,是北歐風的快閃酒吧。二層和三層也都是酒吧,二層偏美式,三層偏英式和日式,三層是二層的高階版。
我當天的喝酒順序是:二層三層一層。因為一層夜8點才開始營業,所以放到了最后。
二層酒吧
我到二層時才晚上7點,對于喝酒這項活動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之早,而且那天還是個“蟄伏”的臺風夜。但當我走到二樓,還是被這人聲鼎沸給驚到了。之前聽說Speak Low是滬上最熱門酒吧(之一),所言果然不虛!
二層的調酒師顏值,個人覺得是兩家店之最。還沒開喝,視覺就已得到一番享受。(對不起,顏值即正義了……)我身邊的小伙伴還一本正經地問調酒師:你們是不是應聘都有顏值要求?
打開酒單,選擇多多。我點了一杯Lychee(荔枝),非常清爽馥郁。這一層的小食也是盲點不踩雷,薯條好評。
從這里去三樓,一定要提前和服務生打個招呼。樓上如果有座位了,他會立馬來叫。二樓的酒不能帶去三樓,所以卡時間也是個玄學。
三層酒吧
從二層去三樓,需要解鎖上面地圖上的一道機關,這里就不劇透了,留點懸念。三層的空間一覽無余,比二樓小很多,也比二樓更精致一些。
這一層的酒單分類很簡單:煙(smoke)、干(dry)、樂(fun)、辛(spicy)、花(flower)、茶(tea)、旨(umami)、苦(bitter)。如果不知道怎么選,調酒師也會熱心推薦。
我來前做了功課,閉眼點了一杯和店名同名的Speak Low,曾拿過世界冠軍。調酒師提醒我:“這杯有點烈噢。”我暗想:這才哪到哪?
Speak Low是一杯綠油油的雞尾酒,里面有許多日本抹茶的元素,大大的冰塊上刻著Speak Low的字符。初入口的確酒精味有點重,但是回味有抹茶的醇厚感,配合旁邊的巧克力片享用,整體口感是溫和的。
二層有顆假菠蘿叫作“On The Beach”,三樓有一顆真菠蘿叫作“Sexy Colada”。三樓的菠蘿儀式感更足,上來的時候還會撐開一把紙傘。如此花里胡哨,真是深得我心。
這一層結賬時候的賬單也很有儀式感,是一個做成書形狀的復古紙盒,打開才是小票。
其實在三樓之上,還有一個小房間,除了提供和三樓一樣的雞尾酒單,還有許多瓶裝的威士忌、紅酒、香檳等。一般會留給主理人的朋友。普通客人的話,需要早兩天預約。當天如果想去,房間也空,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務費也可以。
一層:Empirlcal Speak Low(ESPL)
一層是一個和丹麥哥本哈根的味覺公司EMPIRICAL合作的快閃酒吧,可以喝到6款以EMPIRICAL為基酒的特調,簡稱ESPL。
空間非常小,大概只能坐6個人。陳列的酒只有幾款,整個空間很符合北歐的“性冷淡”。
酒單上有一個“Round 2”,我們問調酒師是什么意思。他解釋說這其實已經是第二輪酒單。噢對了,不管是Sober Company還是Speak Low,每一層的酒單都會隨著季度有所變動,經典款會一直保留。
6款酒都是以酒里的核心元素命名的,有荔枝、鵝肝、牛油果核、蛋黃、菠蘿和葡萄酒精華。
我點了一杯鵝肝(foie gras),和菜單上肥美的鵝肝不一樣,上來的就是一杯中規中矩的雞尾酒。老實講,沒感受到鵝肝的風味或是口感。
這杯酒的基酒是用鵝肝油、煎過的鵝肝以及Ayuuk酒一起蒸餾而成的,再搭配上冷萃咖啡,最后再在酒體正中央點上一滴草本油,整體口感順滑,會有一絲絲焦糖風味。
Speak Low整體來說,會比Sober Company少一些距離感。我是一個人來喝的,在三層的時候和旁邊的妹子成為了朋友,就一起相約來一層喝。
調酒師得知我們剛剛才認識,笑笑說:這在Speak Low是非常常見的事。唉,體驗過滬上的天花板酒吧,我老家杭州的小酒館頓時就沒那么“香”了。
對了,SG Group在上海其實還有第三家店——The Odd Couple。
上海最貴酒吧排名如下:
1、MODU CLUB(人均1298元)
2、Linx酒吧(人均1218元)
3、TAXX SHANG HAI(人均1198元)
4、SPACE PLUS(人均1099元)
5、ERAA SHANGHAI(人均995元)
6、FIRST X酒吧(人均958元)
7、M2酒吧(人均778元)
8、M1NT酒吧(人均585)
9、頂層酒吧ROOF(人均368元)
10、Speak Low彼樓(人均228元)
本文標題:上海酒吧排名前10位(消費情況)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