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陜西的簡稱(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秦玉龍/文

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隴山、六盤山、關山是一座山。

我們都知道,甘肅省簡稱隴,又名隴原,歷史典籍中常見的隴西、隴右、隴東等地名,就是以隴山為基點劃分的區域名詞。

為啥叫隴山呢?有學者分析,阝就是山地,阝加龍,就是山地上住著龍。也就是說,甘肅這片山地,可能曾經屬于一個以龍為圖騰的部落或部族。此外,《山海經》中所指“龍首山”也可能是隴山。

隴,是高起、隆起的意思,也通“壟”,指田埂。秦漢初期,先民的政治中心是的陜西關中平原。八百里關中,四周被高山圍攏,北方延綿的是以子午嶺為高峰的黃土高原,東方抬升起呂梁山和中條山,南方秦嶺橫跨,西方六盤山橫亙。人們看到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就把這山稱之為隴山,因盤山六道才能到頂,故后來命名“六盤山”。

史載,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 年)設置隴西郡,唐代改郡為道,名隴右道。所以“隴”是甘肅的傳統地名,有著悠久的歷史。過隴山往西,就是如今的甘肅(不包括現在的地處隴山以東的平涼、慶陽地區),古時以西方為右,因此今天的甘肅古時先后被命名為隴西郡、隴右道,這就是甘肅簡稱為“隴”“隴原”和“隴上”的由來。

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航拍六盤山,云霧飄渺如仙境。

隴山是陜北黃土高原與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也是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山呈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東西寬40至60公里。山分南北兩段,北段稱大隴山,也稱六盤山,山嶺高大,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南段稱小隴山,也稱隴頭、隴阪、關山。隴山地勢高峻,東望關中,西控隴右。漢代以后,隴山成為絲綢之路南北中三線的必經之地。

關山,又稱小隴山,古稱隴山、又曰隴坻、隴坂、隴首。大致南北向縱貫甘肅省華亭縣、張家川縣,陜西隴縣、陳倉區境內,成為渭河與涇河、千河的分水嶺。

穿越隴山的關隴古道(古稱隴坻大坂道、隴山道)是中國古代的交通要道、古絲綢之路東段的一部分,我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陸上紐帶,沿途“五里一跡,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絲綢之路上建筑工藝最高、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

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隴山地形圖

景顥先生在其著作《涇河傳》中這樣描述隴山——

許多人對關山、六盤山和隴山的概念有點含混,其實這三個名字指的是同一座山脈。翻開1975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地圖集》,你可以看到,在陜甘寧三省交匯處,一道深色山脈由東南向西北高高隆起,靠北的一段標注為六盤山,靠南的一段標注為隴山。

其實,在歷史上,這條南北走向,跨越寧夏、甘肅、陜西三省的山脈整體被稱之為“隴山”,全長約240公里。其南段甘肅華亭至陜西隴縣約一百公里,歷史上被稱之為關山;隴山的主峰是位于寧夏固原、隆德兩縣境內的六盤山,海拔2928米。

打開“谷歌地球”,在高清衛星地圖上,我們看到的隴山更為直觀和立體:從固原市西北55公里處須彌山石窟所在的寺口子河向南,一道漸行漸綠的帶狀山脈,由西北向東南延伸,顏色由淺綠到深綠,再到墨綠,進入寶雞隴縣境時,眼看就要和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相接一處,卻硬是被從隴中大地流淌過來的渭河毫不留情地從中切斷,兩座巨人般堅硬的山峰敗給了一條柔軟的河,咫尺之間最終卻失之交臂,只能千年萬年地隔河相望。山和水自古就是一對歡喜冤家,見不得,又離不得!

隴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脈,她的南段是關山,主峰是六盤山。她既是陜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也是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還是歷史上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結合部,更是涇河眾多支流的發源地。

標簽: 甘肅的簡稱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9036
本文標題:甘肅陜西的簡稱(甘肅為何簡稱隴?隴山是六盤山還是關山)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