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新機場最新消息)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前段時間,空客A380停產退役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也牽扯到了我國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大型機場——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

它不是普通機場,而是一個耗資263億元進行“移山填海”的海上機場,規模達到世界上同類機場中的最大。其中A380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客機,自然也被機場建設方納入了參考標準當中。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然而,現在A380一退役,那些參考標準也可能隨之改變,這是不是意味著機場的建設會受影響?

再說,咱們為什么非要花大功夫造一座容易受影響的“海上機場”,而不造地上機場呢?

一出世就是“世界最大”的金州灣海上機場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位于一個人工島上,預計總面積將達到20.87平方公里,機場內部有兩條3600米的跑道,可以供最大規格的民用客機起降。全部建成后,對旅客的吞吐量能達到7000萬人次以上,一旦建成,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方形為金州灣國際機場范圍

而至于人工島怎么造,無非就是一個移山和填海。說起填海,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想起精衛填海的故事,所以認為它的難度很高,事實上在現代,填海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早在1989年我國就在澳門建設過一個海上機場,還有一些地域狹小的國家,如日本、新西蘭等,也都各自造過人工島。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澳門海上機場

然而,我國相比起這些國家并不缺土地,為什么還非要“標新立異”造海上機場呢?在地面上造一個機場,交通又方便、又省錢,不好嗎?

很可惜的是,機場所在地的大連,并不具備建設地上機場的條件。

大連是我國遼寧省南端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知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此前,大連只有一座名叫周水子國際機場的機場,能夠與全世界的超過100個城市通航。

直到最近20年,大連的旅客出現飛速增長,導致周水子國際機場人滿為患,就算連軸轉也無法滿足當地對飛機的需求量,這時候才需要考慮新機場的問題。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大連市政府初步敲定了新機場的方案,然而卻在5個候選選址中犯了難。要知道,一個20平方公里左右的機場幾乎是大連一個區的面積了,而大連是一個丘陵密布的城市,城市里很難找到那么大面積的平地,如此一來就只能對山進行平整工作,成本費、人力費都很高。

同時,也不能為了建機場而征用耕地,因為大連人口密集,耕地緊缺,20平方公里約等于3萬畝耕地,一旦強行征用土地,會導致很多當地人失業、甚至失去自己的家,反而動搖城市的根基。

思來想去,這新機場只能選擇在金州灣,用“移山填海”的方式來開工了。所幸這里的平均水深并不太深,建造的成本比在陸地上“削山”還要低上不少。

于是,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的計劃終于在2005年敲定下來,正式立項,預計在2025年正式建成投產。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建造為何進展緩慢?

2005年到2025年,期間足足有20年的時間。如果是地面上的普通機場,一般建設工期都是維持在2~7年之間,這海上機場為什么需要花費那么久?建造進展是被什么因素拖慢的?

首先,在審批上就花費了大量的功夫。金州灣雖然是個建設的好地方,但當地的生態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如果相關部門提前觀測到過于嚴重的影響,這個項目甚至就通過不了審批。

所以,項目負責人們為了給斑海豹等野生動物們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就花費了整整4年時間。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斑海豹

除此之外,就是海上建機場還要考慮到沉降的問題,前車之鑒是日本的大阪關西機場,作為全球第一座完全的人工島機場,它在建設的時候沒有做好地面控制,導致機場出現了持續的下沉現象,在臺風嚴重時候還有被海水淹沒的風險。

所以,不管是為了咱們中國基建的名聲,還是為了百姓的安全,機場的建設就算填好了海,也還需要經歷一個長時間的地質沉降期,才能開始地上施工。這一等,又是好幾年的時間。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日本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被臺風引起海浪淹沒

最后,從2020年開始建設還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從各個方面拖慢了建設進度。好在,疫情也讓人員流動減少了不少,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為建設機場減少了壓力。

至于A380的退役,是否會影響機場的建設呢?答案是不會。

雖然機場已定下的標準不可能再更改了,但建設也絕不會白費功夫,畢竟往大了造,總是比“不夠大”要好上很多倍。

何況,A380退役了,也還會有別的大飛機頂上,誰能保證以后的民用客機不會達到它的尺寸規模呢?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作為世界第一大海上機場,自然是要有備無患的。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海上機場,相對于地面機場有什么好處?

海上機場除了“省地”,其實還有更多的好處。比如說噪音和危險性小。

以大連原本的周水子國際機場為例,它的周邊基本都是居民區,不僅噪音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可能被空難波及。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周水子國際機場周邊的居民區

2002年的“大連5·7空難“就是在周水子國際機場發生的,在那次事故中,飛機機艙失火后在海中墜落,導致船上112名人員全部遇難,如果駕駛員沒有緊急控制飛機,而是任其降落在機場上,災害范圍可能還會擴大到周邊的居民區。有了這次前車之鑒,海上機場的好處就很突出了。

第二個好處就是擴大大連的客運能力。大連唯一的周水子國際機場,其起降跑道僅有一條,而且這座機場是1927年日本人在大連建的,后來移交蘇聯空軍代管,直到1955年才回到我國解放軍的歸屬下。

雖然后來周水子國際機場也改建成了民用機場,但產權總歸還是軍用的,民用客機在此僅僅只有使用權,使用起來有諸多不便。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大連周水子機場

于是,一座完全“民用”的,既省地、又安全的新機場,自然是眾望所歸。

最后,它的優勢還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上。這里可謂是視野開闊、四通八達,除了國內的省份,它還接近渤海和渤海海峽,極其方便和東亞國家進行交流,能進一步拓展大連的發展方向,帶動遼寧省的經濟發展。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除了它以外,國家其實還有其他的海上機場計劃,比如2021年下半年立項的福州平潭海上機場,也需要通過“填海造陸”的方式來建造,它的建成,將更有利于大陸和臺灣的交流。

國家近幾年對海上機場的投資的增大,可以說好處多多,既能展示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又能增強中國對海洋的控制力,至于它們會給百姓帶來怎樣的便利,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耗資263億!大連建造全球最大海上機場,如今為何進展緩慢?

標簽: 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9157
本文標題: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新機場最新消息)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