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東莞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一個良好的開局。那么,“十四五”期間,東莞將如何鞏固治污成效?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環排科科長陳享華帶隊到橫瀝開展夜間噪音擾民問題檢查,回應周邊市民群眾投訴噪音擾民問題。橫瀝生態環境分局局長余魯贛參加檢查活動。

當天晚上,檢查組深入田饒步工業大廈周邊進行觀察,詢問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是否受到企業噪音的影響等相關情況,部分居民反映夜間休息中會聽到企業生產時發出噪音,影響睡眠。
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后,執法人員立即進入田饒步工業大廈尋找噪音源頭,該大廈當時仍有部分企業正在生產。執法人員現場勘察發現,影響群眾休息的噪音源由大廈外墻空調外機和樓頂廢氣處理設施運行引起。
針對上述環境問題,執法人員進入大廈內的兩家企業,企業相關負責人現場溝通,要求企業將空調外機移至遠離居民區一側,并要求另一企業對樓頂的廢氣處理設施做好隔音措施,避免再次出現擾民問題。
黨代會期間,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透露,東莞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到2025年生態環境高質量持續改善,實現由量變到質變。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受訪者供圖
“十三五”是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明顯的五年
過去五年,東莞舉全市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打贏碧水、藍天、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歷史性突破和階段性成效。
2020年,全市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綜合指數同比改善43.32%,改善幅度位居全國第3、全省第1;空氣質量創下監測歷史以來最好水平,優良天數比例達91.3%,提升幅度在全省排名第1, 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2。
此外,全市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100%,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為99.98%,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為100%,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率按省要求達到75%以上。東莞環境治理工作獲得2020年國務院督查激勵,還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過去五年是迄今為止,東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最大、工作成效明顯的五年。”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總結道。而這份“靚麗”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東莞在治污方面的辛勤付出。
其中,在治水方面,東莞不斷補足治污能力缺口;2021年,污水處理總能力達431.44萬噸/日,比2016年提高了60.69%。危險廢物收集處置能力達75.3萬噸/年,生活污泥處理能力達3410噸/日,分別比2016年提高了343.7%和241%。根據監測,2021年1-10月,東莞污水處理廠BOD平均進水濃度89.23mg/L,比2016年同期提升了32.16mg/L。
此外,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整治“散亂污”企業超過5.6萬家、整治VOCs企業1.5萬余家、淘汰改造燃煤及生物質鍋爐186臺共3852.44蒸噸、淘汰國Ⅲ及以下柴油車約2.5萬輛,投放純電動公交車6330輛、實現100%純電動化。
與此同時,東莞還利用“環保垂改”契機,整合全市生態環境執法力量,補充組建了一支1288人的生態環境專管員隊伍,基層生態環境監管力量不斷增強,不斷優化配置執法力量,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在全國地市中位居前列。
近年來,東莞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改善。攝影:南都記者 劉媚
力爭到2025年生態環境高質量持續改善
2020年,東莞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也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一個良好的開局。那么,“十四五”期間,東莞將如何鞏固治污成效?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又將迎來怎樣的愿景?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表示,“十四五”期間,東莞將立于建設萬億GDP、千萬人口城市的新起點、新愿景、新要求,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到2025年生態環境高質量持續改善,實現由量變到質變。
其中,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到2025年,PM2.5(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力爭將低于25微克/立方米,六項主要污染物達到二級標準。在水環境質量方面,全市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質的比例達到57.1%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率100%穩定達標。近岸海域國控點無機氮濃度年平均值等指標控制在省下達的目標。
在土壤環境質量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3%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99%以上,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保持100%。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東莞將按照規范化標準推進水、氣、固廢等各項污染防治設施建設,補齊環境污染治理能力缺口。其中,計劃新擴建污水處理廠13座、污水處理規模達84.5萬噸/日。建設雨污分流管網約2500公里,提高源頭雨污分流覆蓋率,力爭2025年全市雨污分流比例達到60%。
此外,完成造紙行業集中固廢焚燒爐建設、污泥集中處理處置(一期)等項目建設,確保至2025年一般工業固廢基本無焚燒能力缺口。完成海心沙資源綜合利用中心綠色工業服務項目(三期)、東南部衛生填埋場二期、鋁灰渣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確保除國家、省統籌解決危廢物外,全市無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缺口。
近年來,東莞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圖為道滘鎮壽桃嘴公園。攝影:南都記者劉媚 通訊員劉應林
今年啟動創建“無廢城市”
“今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胡毅峰稱,該局將圍繞推進東莞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建設成效,縱深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和治污攻堅,確保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具體而言,今年,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將全力推進“五個工作年”(無廢城市創建啟動年、管理服務強化年、紀律素質提升年、生態文明實踐年、治污成效鞏固年)建設,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不斷鞏固治污成效,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其中,全力推進“無廢城市創建啟動年”。對照“無廢城市”建設標準,探索開展“以廢治廢”試點工程,全面統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污泥的全鏈條收運處理處置體系建設,同步做好與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廢收集處理銜接。同時,探索優化工業固體廢物收貯體系,選取1-2個鎮街開展工業固廢收運體系建設試點。加快推進生活污泥集中處理處置項目建設,多渠道拓展半干化污泥處置出路,構建穩定的污泥最終消納處置渠道,確保全市污泥得到安全處理處置。
在空氣質量改善方面,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涉VOCs企業分級管控和深度治理,大力推進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從源頭減少VOCs污染排放。持續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強化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全過程監管,壓減尾氣污染排放。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穩定提升國考斷面水質,強化國控斷面控制單元一級支流達標攻堅(約30條)。加快排水戶源頭雨污分流整改,建立全市污水管網“一張網”運維機制,補齊污水收集處理缺口,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推進河涌“剿黑消劣”攻堅,持續推進全市53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爭取實現716條內河涌中75%消除劣V類水質。堅持陸海統籌,完成總氮排放底數摸查,加強總氮排放控制,開展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行動,進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
標簽: 東莞環保局本文標題:東莞環保局月度申報(投訴怎么最有效)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