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昨天是24節氣中的小滿,今天是袁老逝世的周年。當暖風吹過稻花,我又想起您了……

袁老已千古,稻神成永生。

江山思國士,人去稻田豐。

一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2日,中國人敬愛的“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與世長辭,享年91歲。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袁老,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還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雜交水稻之父

袁老的名譽稱號太多,但我更愿意稱呼袁老為“袁老”、“袁爺爺”、“稻神爺爺”

“袁爺爺,我每天都有好好吃飯,沒浪費一粒米。一年了,您在天堂還好嗎?”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今天,我從新聞中看到報道:在昨天上午,也就是2022年5月21日的上午9點,袁老的夫人鄧則、長子袁定安、次子袁定江攜家人前往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紀念袁老。

在袁老的墓前,回響起了家人們吟唱的《送別》的歌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袁老家人

今天的長沙城和去年的今天一樣,細雨飄搖,如煙霧籠罩。沉郁的天氣中,依然有絡繹不絕的人群在冒著雨,自發前來與袁老作最后的告別。

遠在天堂的袁老,您有看到嗎?如今國富民強,糧食充足,您的事業也有了繼承人,為您未竟的夢想接力傳承。

袁老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的研究、推廣事業。但是他還有兩個夢想沒有實現,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兩個夢想如今都有人在接力傳承。此刻的袁老,在天堂看到,該是多么的欣慰。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稻念致敬

在5月20日,湖南農業大學在長沙舉辦了“袁隆平院士逝世周年紀念會”。在“520”這個特殊的日子,袁老的家人同事、學生好友、以及湖南農業大學的師生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袁老的無限敬意。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袁老悼念會現場

袁老與湖南農業大學的結緣,最早要追溯到他1999年,從那時起,袁老開始擔任湖南農業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在2010年,袁老又成為了湖南農業大學的雙聘院士。而且在他的科研團隊中,竟然有90%以上是湖南農業大學的畢業生。

作為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雙聘院士、作物學博士生導師,袁老生前在出席學校新生開學典禮時,曾將“知識、汗水、靈感、機遇”八字箴言贈送給高校學子。可見袁老與湖南農業大學的緣份之深。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湖南農業大學隆平樓

袁老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始終牽掛著,并為之奉獻了一生的雜交水稻事業,卻與當代的我們越來越近。他未竟的事業,在年輕一代的中國科學人才中仍在繼續前進……

2021年9月28日,在四川省的米易縣,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三優2號”實現畝產1085.99公斤;

2021年10月17日,在湖南省的衡南縣,由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以1603.9公斤再次刷新紀錄;

2021年11月26日,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季稻畝產3000斤高產攻關黃埔示范基地開展晚稻測產驗收,由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達1509.5公斤;

2022年5月6日,三亞市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試驗示范點稻田;

2022年5月6日,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范項目迎來早稻測產,早稻平均畝產實現910公斤;

2022年5月1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袁隆平的第三子袁定陽宣布啟動“袁夢計劃 3.0”,并表示已完成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三年內幫助興安盟水稻每畝增產100公斤”目標的技術模式驗收,還創造了興安盟水稻產量新高……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袁老墓碑

正如袁老墓碑上鐫刻的文字,“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老畢生追求的雜交水稻事業的種子,如今也早已撒向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今天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

標簽: 保定小學排名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9321
本文標題:當風吹過稻田,我又想起您了(5月22日,袁隆平爺爺去逝1周年)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