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契稅法》已經正式施行,其中對契稅的征收對象、征收標準、稅率、減免稅及退稅條件都做了明確規定。契稅退稅是很多購房者關心的問題,畢竟契稅占房屋交易需要繳納的稅費中的比例很大。甚至不少購房者符合契稅退稅條件,自己卻不知道。
在了解契稅退稅前,我們需要了解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需要繳納契稅及法定的稅率。
什么樣的情況下需要繳納契稅?稅率是多少?
《契稅法》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也就是說,個人或單位在轉移土地權屬、出售房屋時,其中包括出售、贈與、互換等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都需要繳納契稅。例如個人出售自己的房屋就屬于房屋產權轉移行為,需要繳納契稅。
同時,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也同樣需要繳納契稅。
《契稅法》規定契稅稅率為3%-5%。各省市可以根據這個稅率范圍決定其具體稅率值,各省市還可以根據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住房類型實行差別稅率。例如首套房和二套房契稅稅率可以有區別。
但是,對符合條件的情況,契稅有免征、減征政策,其中對家庭唯一住房可以實行契稅優惠政策,實際稅率在1%-3%之間。符合契稅退稅條件的,還可以申請退還已繳納的契稅。
符合契稅退稅的4種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貫徹實施契稅法若干事項執行口徑的公告》(2021年第23號)等相關規定,有4種情形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 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或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可以申請契稅退稅。這種情況申請契稅退稅需要提交合同或合同性質的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證明材料。
- 因人民法院判決或者仲裁委員會裁決導致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且土地、房屋權屬變更至原權利人的,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 在出讓土地使用權交付時,因容積率調整或實際交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需退還土地出讓價款的,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 新建商品房交付時,因實際交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需返還房價款的,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51條規定,納稅人超過應納稅額繳納的稅款應予以退還,所以,如果購房者符合契稅減免政策,但在繳納契稅時全額繳納了契稅,也可以申請退還部分契稅。
因此,具體到個人購房者來說,符合契稅退稅條件主要就是以下5種情況:
- 購房者辦理了期房退房手續,應該退還購房者已征收的契稅。這種情況,購房者符合《契稅法》第12條的規定,所以,可以申請辦理契稅退稅。
- 購房者簽訂的購房合同與實際交付房屋的面積有誤差,導致多繳納了契稅,可以申請契稅退稅。購房合同中的房屋面積屬于預售面積,交房后,房屋實際面積一般存在誤差,如果實際面積小于預售面積就存在多繳納契稅的情況,購房者可以申請退稅。
- 購房者重復繳納了契稅,可以申請契稅退稅。同一住房(房改房、商品房、二手房)同一房主,在房屋權屬發生轉移時,繳納了2次契稅,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 購房者符合契稅優惠減免政策但是在繳納契稅時沒有享受,可以按優惠政策申請退還部分契稅。例如家庭唯一住房、二套房等情況,不同地區有一定的契稅優惠政策,購房者多交或未享受優惠稅率的,可以申請退還部分契稅。
- 購房者已繳納契稅,但最終不能完成房屋產權轉移的,可以申請契稅退稅。這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類似,都屬于權屬轉移合同無效或不生效的情況,所以,可以申請契稅退稅。
不過,契稅退稅是有時效性的,購房者應該注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征收管理法》規定,納稅人應該在繳納契稅當日起三年內,向稅務機關申請契稅的退稅。
已繳納契稅的購房者,可以查詢當地的契稅減免優惠政策,自己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是否享受了優惠,如果沒有就應該及時申請退還部分契稅,如果發現自己多繳納了契稅,也應該及時申請退稅。多多少少這也是筆可以改善生活的錢。
標簽: 購房契稅退稅新政策本文標題:購買房契稅退稅政策(購房契稅退稅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