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年齡大了怎么辦(大學輔導員能干一輩子嗎)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安青網訊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塊發布了題為《 超過35歲人事代理輔導員編制問題》的內容:

尊敬的李書記您好,我是一名高校人事代理輔導員,2015年入職,當時高校招聘輔導員都是以人事代理形式。但是近兩年要求輔導員招聘不得以勞務派遣、人事代理等方式,但是招聘公告要求有輔導員工作經驗年齡不超過35歲,對于我們這種年齡即將超齡還有一些超過35歲的在學校擔任多年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將何去何從?故提出咨詢,望給予解答,感謝李書記,辛苦啦!

超過35歲的人事代理輔導員該何去何從?官方回復

超過35歲的人事代理輔導員該何去何從?官方回復

對此,安徽省教育廳回復如下: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相關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政策性安置外,應當通過公開招聘方式進入。同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規定對報考人員年齡也有明確要求,除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崗位外,一般報考人員年齡都設置在35周歲以下,這既是一條原則性規定,也是一條紀律要求。對此,希望您給予理解。

輔導員到中年,

沒有誰比誰更容易,

只有誰比誰更心酸。

這時我們該如何轉型?

輔導員到中年,我們該如何轉型?

01

今天傍晚,黨日活動和學生掃墓結束回辦公室,猛然發現一位學院領導來看我們了,還有種久違的親切的感覺。

學院兩地辦學,大家兩地奔波,總是形色匆匆,忽然發現領導能來看我們,會有一種驚喜的感覺吧,這會是今天的小確幸。

我們都渴望被關注、被認可、被需要。偶爾被關心一下,還是會激勵大家工作的熱情。以前也是,幾位領導來看大家,他們走了之后,我們都會因此開心地小聊一會。

關心過后,還是要繼續認真工作。

30歲的我們,普普通通,誰的生活不艱辛?誰又能不認真工作?

輔導員到中年,沒有誰比誰更容易,只有誰比誰更心酸。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是不想承受卻必須承受之重。

在對象眼里,你是家里的另半邊天。

在年邁的父母眼里,你是年輕有為的接班人。

在幼小的孩子眼里,你是無所不能的爸爸或媽媽。

在外人眼里,他必須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體面人。

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個加班到深夜還餓著肚子的感受,每個哄娃睡著的夜晚他又繼續干活,每個別人還在睡覺他5點多起床看書學習的時光。

輔導員到中年,我們該如何轉型?

這個年紀大多數人都過著上班帶學生、下班帶娃、半夜還擔憂會不會有突發情況、然后今夜又睡不好了的生活。這是常態。

我們要生活,要體面地生存下去,必須好好工作,還有一大家子等著我們來養來照顧。

這才是現實情況,我們明白了責任的重量。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要不換你自己上?

成人的世界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

大多數普通人是沒資格享受歲月靜好的。

想一想,晚上在家睡得好好的,突然一個電話,你趕赴蘭溪校區處理突發情況,半夜還打不到車的場景。

這時候,一點點的溫暖都會讓你脆弱的心靈覺得異常溫暖,就像今天這樣。

02

現在輔導員崗位,年輕人越來越多,且越來越有為。

武漢回來,一直記得90后輔導員凌老師合影拍照時,和我說:“大姐,你坐中間。”

我知道,他是尊敬的說法。但是那一刻,我忽然超級有危機感。一位90后輔導員能兩年時間能網羅那么多資源和人脈。一位89年輔導員,工作4年,拿下50余獎項,包括全國輔導員年度提名。

接下去有消息說,高校要取消編制。那么,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或者說,萬一哪天我們突然被下崗了,不做輔導員了,還能做些什么?

想一想,我們平時怎么形容優秀輔導員的?

要奉獻、要有愛、要辛勞。

但是現在,希望加上一條,要專業。

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道路是必然趨勢。

輔導員到中年,能夠庇佑你的,只會是你的實力,你的優秀程度。奉獻、有愛、辛勞,這些是基本條件,讓你脫穎而出的只有你的專業度。

你優秀,你足夠專業,才能讓你即使這里下崗別處還有飯吃。

輔導員到中年,我們該如何轉型?

03

往往,我們會突然看到別人忽然一天變有錢變有名變有魅力變美麗好看。但在這之前,你看到他默默付出了嗎?

這個堅持,很可能是8年、10年,甚至更長,你做得到對自己狠、絕、決,還是那么長時間的狠、絕、決嗎?

比如減肥,原來160斤的人,半年瘦到100斤,煥然一新,神采飛揚,他是怎么做到的?減肥是很需要毅力的一件事。

比如寫作,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能堅持10年15年的,他是逼自己真的喜歡上了寫作這件事,愿意犧牲各種休息和娛樂時間。

大多成功人士都是極其自律和對自己夠狠的人。因為你不對自己狠,難道等著現實來淘汰你這才夠狠嗎?

你一天24小時,人家提高效率24小時活成48小時,結果肯定不一樣。

于是,你看到自己是在直線成長,而人家是指數倍的迅速崛起。短短幾年時間,差距越拉越大。

《擺渡人》里說:

“十年太長,什么都可能改變。”

輔導員到中年,我們該如何轉型?

現在呢,可能一年時間,或者說半年,就可以翻天覆地。我產假幾個月回來,感覺世界都變了。信息時代,千變萬化,你不變就被淘汰。及時的更新學習,也是一種壓力。特別對于年紀越來越大、精力越來越不行的我們。

有時候,我總告訴自己要“順其自然”。這個時候,并不是真的無欲無求,而是對自己的無能不知所措。身邊變化太快,經常有自己跟不上節奏的無力感。

04

也許“順勢而為”才是最好的答案。

10000小時定律可以幫你在自己的圈子里成為專家,那在其他平行的賽道里呢?

各個領域都有在踐行“10000小時定律”的人,你身在其中,憑什么取勝?

唯有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第一,即使你開始做了,這種趨勢的力量,它不會馬上顯現,它一般會在你持續作為后的3-5年后呈現,那時才是你的收獲的季節。

第二,一個人能力再強,不及團隊的力量大,而個人和組織團隊能量再強,不及趨勢帶來的力量強。

第三,跳到趨勢里去,堅持做下去,在實踐中調整航線,即使這次沒趕上,誰能保證說下次你也趕不上呢?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下次突破的積累。

而現實是,我們缺乏與生活搏擊的勇氣,害怕失敗,害怕挑戰,害怕歸零,結果最后都選擇了選擇順從。

我們不相信自己 ,總寄希望于別人;我們寧愿相信他人,卻唯獨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王小波說: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因為成長道理上,我們總渴望別人的幫助,這件事我們自己做不到。當被別人拒絕時,把情緒發泄在對方身上。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很好笑。人家為什么要幫你,非親非故的?

換個思路,你為什么不去強大自己。等自己有十足的能力做到時,你還那么渴望別人的幫助嗎?

不會了。

而當你自己變得強大,整個世界也會變得和顏悅色。

所以,根本的解決方法是不斷修煉、相信自己、強大自己。

你的專業度決定你的未來。

也許,我們該要有跳出舒適區的勇氣了。

標簽: 大學輔導員年齡大了怎么辦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9552
本文標題:大學輔導員年齡大了怎么辦(大學輔導員能干一輩子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