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區屬于武漢哪里(蔡甸區歷史簡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1-30 

蔡甸區的前身為漢陽縣,古稱晴川楚北大邑。商末周初,先隸南國,后屬鄖國。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楚國。秦統一中原時,屬南郡。西漢時,北部屬安陸縣,南部濱長江一帶屬沙羨縣。東漢初置沌陽縣;三國時置石陽縣;晉初改石陽為曲陽,后仍置沌陽縣。

懷帝永嘉元年(307年),沌陽縣遷至臨嶂山下筑城,晉大將陶侃在此屯兵據守。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沌陽縣改名為漢津縣。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因漢津縣位于漢水北岸,依“水北為陽”,故改名為漢陽縣。1992年,漢陽縣撤銷,改為武漢市蔡甸區。

身為蔡甸人,你竟然不知道這些蔡甸的歷史?!

蔡甸位于江漢平原東部末端,南有浩瀚長江滾滾東去,北有千里漢水逶迤而來,正處于兩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是武漢市的西大門。

身為蔡甸人,你竟然不知道這些蔡甸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魏、晉時期,距離蔡甸不遠的臨嶂山下就修建有臨嶂古城。“蔡甸”這個名字早期為“蔡店”二字,據說是因為有一姓蔡的人家,在漢江邊渡口處開設一小店而得名。

相傳南宋年間,漢江下游南岸的一個無名渡口處,住著一戶姓蔡的夫婦,他們搭了幾間茅草屋,擺了個攤子,賣些瓜子、花生、芝麻餅子,還天天燒一鍋開水,泡一缸花紅茶,為江邊停靠的船客和過渡行人解渴充饑。若有遠道而來的行商借宿,他們也設法安排,讓客人有吃有住,第二天還熱情地送客人上路。他們人好,生意好,逐漸發富起來,將茅草屋改建成了磚瓦房,將小攤子變換成了客棧酒店。他們還在房屋前立起了一塊招牌,叫“蔡店”。

后來,沿漢江筑起了堤壩,堤內大片水域消退成一個個湖泊,湖泊間陸地凸現出來。“蔡店”的主人也從江邊搬進了堤內,堤內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四鄉八嶺從事各個行當的業者也陸續匯聚而來,逐漸并排筑屋,形成了街道、集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這里成了下游南岸的重要商埠港口,以及商品的集散地。

清代朝廷派來了通判,設立了巡檢司。到了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93年),漢陽府認為這里離漢陽城很近,屬城郭之郊,郊外稱甸。于是將蔡店的“店”改為“甸”,其意是指蔡甸乃武漢畿甸之區。從此,“蔡甸”這個名字便沿用至今。

身為蔡甸人,你竟然不知道這些蔡甸的歷史?!

蔡甸是漢江下游的一個古老集鎮,與臨嶂古城緊鄰,跨越千年;而單獨成鎮,也有數百年的歷史。民國初曾一度設置為縣佐公署,作為漢陽縣行政公署的分署,還設立過湖北省水上警察公署,署所設在蔡甸鎮河街。

1949年5月17日,蔡甸解放。1950年8月,原漢陽縣政府機關由漢陽城區顯正街遷治于蔡甸鎮王家塘,蔡甸鎮便成了漢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即縣府城關鎮。1992年9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湖北省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因武漢市已設有漢陽區,故將蔡甸鎮的鎮名作為區名,現蔡甸鎮更名為蔡甸街。

標簽: 蔡甸區屬于武漢哪里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9564
本文標題:蔡甸區屬于武漢哪里(蔡甸區歷史簡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