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城必闕”的意思是把敵人包圍住的時候要留一個缺口。
“圍城必闕”也叫“圍師必闕”。其中的“闕”,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闕”寫作“遺缺”,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強調包圍敵人時要虛留缺口。
“圍師必闕”是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列舉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
“圍師必闕”是一種心理戰術,具體說來,是指在攻城之時,不可將城池圍死,因為如果敵軍深陷重圍,無處可跑,眼看沒活路,必定會拼死抵抗。要讓對方絕望,必先給他希望,此所謂圍師必缺。
相關的典故很多,比如:官渡之戰時,曹仁從圍高干于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議“圍城必闕”,曹操從其言,城池果然立降;1241年,蒙古西征東歐,攻打匈牙利時,蒙古人采用了“圍城必闕”的戰術,匈牙利軍隊陣亡七萬余人。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4259
本文標題: 圍城必闕出自何處?有什么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
本文標題: 圍城必闕出自何處?有什么意思?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