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
使命,英文叫Mission,其實就是你的追求。
有的人追求小,有的人追求大。而你追求有多大,其實能決定你走多遠。
有的人做企業,只想吃飽飯賺點錢,這沒問題。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剛開始做生意的人都要非常高遠的理想,甚至追求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很多人最初選擇創業,就是想賺點錢讓生活質量更好一些,這也無可厚非,如果能雇三五個人,為解決社會就業出點力,這也是在創造價值,為社會作貢獻。
那有的人,可能想得更大一些,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要讓人類生活變得更美好。也許這個使命還沒有實現,甚至一生都難以實現,但是不妨礙他們做一個偉大的公司。
使命是很宏偉比較大的,但使命也很小。小是因為它往往是對很微小但重要的問題的關注。
比如,致力于改善老人臨終關懷的使命,比如最開始辦一家公司,就是想讓大家喝上一杯更好喝更便宜的咖啡。
所以使命通常很大,但它也很小,從細微的當下,去尋找意義。
最開始沒有使命,沒有關系,使命是一個尋找的過程。那么什么時候需要使命?在快速發展的時候。
使命愿景價值觀,不僅能決定企業能否持續取得成功,還能吸引合適的人。面對巨大的危機很困難,能否扛得住,其實都需要這些貌似很虛的東西。

愿景
愿景,是Vision,一個方向,一種遠方。
沒有方向,很多東西就沒了。如果你走路時,不知道去哪里,就會迷惘,只能憑運氣,很可能就無法到達那里。
你能看多遠,那就看多遠。站在山腳下,你窮盡自己的力氣看,只能看到2500米,那就是2500米。但這2500米,能指引你向上攀登。
而當你登頂之后,也許你又會發現,遠方還有一座山,這時你又有新的愿景。
你看,愿景并非是不可改變的。愿景,也許是3年,5年,10年,中途是可以變的。變不變都可以,重點是,要有一個愿景。
因為沒有那個山頂,沒有那個方向,就沒有辦法激勵自己和團隊。
而且這個愿景還應該有畫面感,有對美好的想象,有希望,這樣才會有驅動力。
比如馬斯克的愿景是火星移民,于是他回收火箭,做特斯拉打通現金流。
在華為銷售額還不足一億的時候,任正非戴著圍裙擺弄廚刀鐵釜時,突然振奮地說,“20年后,華為將是世界級的公司,全球通信市場將‘三分天下’,華為必占據其一。”
愿景是你當下能看到的最遠的遠方,它會驅動我們向前,我也常常說一句話,愿有多大,路有多長。

價值觀
價值觀,是Value。
價值觀本意是,什么是有價值的,什么是值得我們追求的,在一個組織里面有價值排序,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比如有的公司說自己價值觀的第一條是客戶第一,但是當面對賺錢和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時,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
這樣的屬于沒有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或者只存在于墻上。
#奧迪小滿#事件發了大家的關注,其實也是奧迪的創意代理公司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讓奧迪名譽受損,如果該創意代理公司有“誠信求真”的價值觀,也就不會出現抄襲事件。
所以價值觀就是在面對選擇時,你把什么放在前面,優先選擇什么。
而且價值觀要納入考核,沒有考核的文化價值觀,就等于沒有價值觀。
實際上到考核價值觀的階段,對公司要求很高,通常來說有這幾個階段。
第一,把創始人的文化和優點進行總結,這也是在對價值觀進行提煉。
第二步,把價值觀細化到行為準則,如果沒有行為準則,價值觀就變成了口號。
第三步,在管理當中,要將價值觀用起來,而且要有正反案例,獎優罰劣,通過具體的管理案例宣傳價值觀。
第四步,當大家覺得價值觀有用,員工變得敬業了,或者員工的業績變好了,簽單更多了,大家就會認為價值觀有用。
第五步,當大家都非常認同價值觀的時候,到了這個階段,才可以去考核。
最后,你覺得使命愿景價值觀重要嗎?太重要了,而且使命愿景和價值觀是決定公司戰略的,公司戰略是決定每一年目標的,目標決定你的執行體系,執行體系決定中臺的支持體系,這就是我們說的一脈相承。
本文標題:在不確定性下,為什么要做企業文化 越來越重要?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