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并非天生,學會這三招,讓孩子從容地集中注意力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5-13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成長有哪些好處?

1.提高學習效率

專注力能夠幫助孩子集中精神,不會因為其他事物分心,投入到認真之中。能夠更好的領會老師的教育內容,跟上授課進度,提高學習效率。

而且在完成課后作業的時候,專注力強的孩子,能夠快速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把學會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樣有助于孩子鞏固和掌握知識。

2.獲取成就感

孩子在專注學習之中,能夠獲取成就感。尤其是當孩子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會對自己的專注行為感到自豪,產生自信。

其實孩子擁有對事物的基本認知,他們心中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自然也會明白專注學習才是正確的行為。因此當自己可以做到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成就感,讓孩子在以后繼續用這樣專注的狀態要求自己。

3.促進大腦發育

孩子在精神高度集中到時候,大腦皮層反應加速,腦細胞和思維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將會促進大腦發育。相關研究表明:具有專注力的孩子,在大腦發育方面要強于同齡人。

所以家長不能忽視對于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幫助孩子在提高做事效率的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發育,獲得更好的成長。

擁有專注力的孩子,在性格培養、人格塑造、習慣養成上都會更具有優勢。面對孩子容易分心的情況,家長的訓斥和嘮叨能起到的作用其實有限。只有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掌握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分階段完成任務

家長可以把學習任務分成若干個階段,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給孩子以時間的壓迫感,通過這種訓練方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順利完成一個小階段,那么家長需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休息幾分鐘,再進行下一階段。這種方式能讓孩子慢慢加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最終養成專注的習慣。

2.大聲閱讀訓練注意力

孩子可以通過大聲閱讀的方式來訓練自己的注意力,每天可以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大聲朗讀。這個過程里,孩子的口、眼、腦都需要協調統一才能順利完成,所以有助于孩子集中精神。

需要家長注意的是,朗讀時間無需過長,每天15分鐘左右即可。時間太長容易給孩子造成壓力,引發抵觸情緒,導致不好堅持。

3.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精力有限,每次只做一件事更容易提高效率,養成專注力。如果孩子總是同時做兩件甚至更多的事情,則會讓孩子受到干擾,不能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旁邊不可以播放音樂或者動畫片,否則孩子的注意力很有可能被吸引過去。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方式方法至關重要。如果方法不當,帶給孩子過多壓力,反而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所以家長應該注意引導的方式和尺度,幫助孩子通過后天的努力培養出良好的專注力。同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誤區,避免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家長通常容易走入哪些誤區?

1.喜歡干擾孩子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在無意間干擾孩子,當幼兒獨自玩玩具、看繪本的時候,家長要么過來問問餓不餓,要么來互動幾句。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干擾孩子的專注狀態,容易打破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當孩子在某件事情上表現出專注狀態的時候,家長應該注意不要打擾孩子,干涉孩子的狀態。

2.喜歡催促孩子

有些家長喜歡催促孩子,總是在孩子沒有進入狀態的時候開口催促或者嘮叨,其實這種方式反而會引發孩子的抵觸心理。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學會掌控時間,培養時間概念,讓孩子提升自我掌控感,才能更好的擁有自信,達到專注狀態。

3.忽視學習環境

家長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時候,時常會忽視孩子的學習環境的布置,給孩子購置了許多容易分心的物品。

比如現在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文具,相對于過去單純的文具功能,在外形上更加卡通,又增加了電動等功能。這些新奇有趣的物品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導致走神分心。所以家長在為孩子布置學習環境的時候,應該注意以簡單實用為主,不要太過花哨。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5011
本文標題: 專注力并非天生,學會這三招,讓孩子從容地集中注意力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