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語教母”趙麗蓉
一度走在流行語最前沿的趙麗蓉老師,在7屆春晚中為我們展現了“流行文化&小品”的強大表現力,RAP、迪斯科、流行歌曲、黑色幽默,唐山味的“麗蓉style”從此流行開來。
“唐戈兒揍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然后接著趟啊趟著走”
作為春晚神一樣存在的趙麗蓉在1992年引領了一陣老年“探戈舞”熱潮。小品《媽媽的今天》里,趙麗蓉發明的探戈順口溜成為當年大家爭相模仿的時髦脫口秀,也成為當代廣場舞大媽 CLUB 藝術創造的開山鼻祖。

“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
1995年,那是中國嘻哈說唱的啟元年。一位頭戴耳機,身著朋克馬甲的女Rapper把一段評劇唱詞改成RAP,這段精彩的改編讓6億中國人認識了什么叫“嘻哈說唱”,并且制造了至今說唱界難以比肩的點擊率。這位Rapper的藝名叫——瑪(麻)莉(辣)姬(雞)斯(絲兒)。

“它為什么這么脆?就是一盤大蘿卜(唄)”
1996年的《打工奇遇》里趙麗蓉和鞏漢林又用一場硬核迪斯科,再次示范了什么叫對流行歌曲的完美解構。融合了流行音樂與相聲表演報菜名兩大藝術文化的精髓,一盤大蘿卜愣是讓趙麗蓉唱出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流行曲串燒。
“打油詩MVP”趙本山
如果說誰能跟趙麗蓉在春晚平分秋色,那么一定是趙本山。1990年趙本山憑借小品《相親》奠定了中國第一笑星的地位。一句“傻樣兒!”火遍大江南北,其殺傷力所向披靡,造梗能力至今無人匹及。
趙本山的小品能火的一大原因就是接地氣。他的小品鮮明刻畫了東北農民在時代背景下最樸素的一面,有農民天生的幽默感,也有無數的小缺陷。土土的“老解放帽”和皺巴巴的“中山裝”成為趙式小品的經典符號。
另一個招牌就是黑土地大叔朗朗上口的打油詩。“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這句打油詩被魔性剪輯成鬼畜版,在網絡上掀起一場土味電音狂潮。
“小樣兒,你穿上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2000年的《鐘點工》這個本來湮沒在笑話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臺上趙本山和宋丹丹的身體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

“要啥自行車?”“忽悠,接著忽悠。”
2001年《賣拐》:趙本山把賣拐的騙子刻畫得入木三分,“要啥自行車”。2002年《賣車》再次造勢,將《賣拐》系列推向高潮,成為本山特色小品經典之一。
“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
2009年趙本山帶著徒弟小沈陽登上央視春晚舞臺,表演小品《不差錢》。臺詞:“這個可以有,這個真沒有”“人這一生其實可短暫了,有時一想跟睡覺一樣一樣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捧紅了喜劇演員小沈陽。
“職業嘿、嘿、老太太”宋丹丹
宋丹丹在演老太太之前也跟黃宏合作過一系列經典小品,但自從跟趙本山合作后便逐漸成為了大眾心中的老年喜劇演員,可見這印象有多深刻。每次聽到“嘿,你干嘛呢你”“嘿,我這暴脾氣”“嘿,你神經病吧”,總是能夠條件反射浮現宋丹丹老太太的面龐。
“薅社會主義羊毛”
這句仿照“挖社會主義墻角”的宋氏搞笑,極具諷刺意味。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可謂趙宋聯合的里程碑之作。其笑點之密集,可令觀眾臥于沙發而不起。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白云黑土2.0,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2006年春晚作品《說事兒》,這部小品借用“白云”這個略有小名氣的老太太,諷刺了各種名人成名之后飄飄然的心態,對今天的公眾人物仍有指導意義。
“你太有才了”
2007年春晚,趙本山、宋丹丹搭檔牛群表演了諷刺娛樂圈炒作之風的小品《策劃》,宋丹丹那句“你太有才了”以及“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斗機,歐耶”風靡一時。
“毒舌女王”蔡明
春晚各大喜劇演員逐漸退出后,蔡明依然在不停地創造著流行語,其中自帶BGM的“為什么呢?為什么呢?”,猶如洗腦神曲,繞腦三日而不斷。如果要扒蔡明轉型后的毒舌之路,小編感覺可以寫一本書叫《毒舌是如何煉成的》。

“都是千年的狐貍,你玩什么聊齋啊?”
2013年春晚,蔡明在小品《想跳就跳》不僅展示了“腹語”絕技,更是毒舌連篇,第二天B站就出現鬼畜版本,蔡明成為繼趙本山后第二個成功入駐鬼畜專區的小品演員。

“臉這么平,長得跟井蓋似的。”
2014年春晚,依舊是輪椅+毒舌老太的標準配置。隨著岳云鵬、大鵬、華少三個捧哏輪番登場,機槍手蔡明突突突打個不停,整個過程猶如流水線操作看著讓人充滿舒適感。
“你擦兩下燈我就答應你,我是阿拉丁啊?”
2016年的《網購奇遇》,蔡明將傲慢、無理、刻薄發揮的淋漓盡致,緊繃的衣服和對話速度,還有打著拍子的笑話一個接一個投遞給觀眾,整個小品完成度很OK。
“春晚大佬”馮鞏
“我想死你們了”!

馮鞏自創的“馮鞏吼”比起“景濤吼”毫不遜色,發之一驚一乍,是旁若無人,也是一種生理上的自我吶喊。這句幾乎每年春晚都必須來上一口的經典臺詞,也成為馮鞏28年春晚生涯最具有標志性的slogan。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喜劇巨星,還有很多優秀的喜劇演員,我們就不一一盤點啦。
特別貢獻類
“隊長,別開槍,是我”
《主角與配角》 1990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隊長,別開槍,是我”這句臺詞被做成表情包,仍活躍于社交網絡。
“你心里能不能陽光一點”
2010年春晚,郭冬臨在小品《一句話的事》中,一句“你心里能不能陽光一點”,成了很多年輕人的流行語。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
2013年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火了郝建,也讓網友記住了這句流行語。臺詞出自網絡小說《盜墓筆記》里的主人公吳邪,更是一語雙關,結合了網絡熱點。
流行歌曲創造的流行語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溫暖了我”
擁有著一半中國血統的歌手費翔在1987年春晚以《故鄉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迅速走紅成為當年的“流量小生”,藍眼睛、大長腿,簡直帥到開掛!!再加上他迷人的嗓音一度成為當年媽媽們的超級愛豆!!!
“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90后真正開始對春晚有記憶一定少不了這首《相約一九九八》,這首歌連續10周榮登全國各省區市電臺排行榜冠軍,也一度助推兩位流行歌手王菲、那英達到人氣巔峰。當然,王菲哪吒頭的雷人造型現在看來仍然很先鋒。
“常回家看看”
1999年春晚的這首《常回家看看》由于歌詞太過真實,其傳唱度可謂空前絕后。這種接地氣的風格和今天流行歌手毛不易的創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表達著平凡人最質樸的情感。
“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嚕有喂,(噢趁類里古)……”
別急,這不是亂碼,這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是“爸爸,(哎!)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對啦!)……”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持人布仁巴雅爾創作,并由他和妻子烏日娜以及7歲的小侄女英格瑪在2006年春晚演唱的《吉祥三寶》。
本文標題: 歷年春晚“金句”盤點,你還記得多少?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