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是怎么回事 ?爸媽學會這些方法,寶寶吃奶香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6-12 


吃奶的嬰兒往往會有吐奶的現象,這是因為嬰兒的胃呈水平 位,胃的容量小,賁門(緊接食管處)較寬,關閉作用差,幽寶門(緊接小腸處)較緊,而嬰兒吃奶時又容易吸入空氣,所以 寶寶后奶汁容易從胃的賁門倒流人口腔,造成吐奶。應怎樣防止寶寶吐奶呢?

1、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通常,乳汁在嬰兒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因此每隔3小時左右喂奶1次較合理,若嬰兒吃奶過于頻繁,上一 餐吃進的乳汁尚有部分存留在胃內,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者引起胃部飽脹,以致吐奶。

2、采用適宜的喂奶姿勢。有的媽媽喜歡躺著喂奶,即母嬰雙方面對面側臥哺乳,采用這種姿勢喂奶,嬰兒吐奶的可能性較大。若媽媽抱起嬰兒喂奶,嬰兒吐奶的機會就會減少。懷抱的嬰兒身體傾鈄,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定的傾斜度,吸人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人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嬰兒在進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抱起喂奶比躺著喂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

3、喂奶后不要急于立即放下嬰兒。嬰兒吃完奶后,不應立即把他放回到小床上,而應豎直抱起,讓嬰兒趴在媽媽肩頭,媽媽用手輕拍嬰兒背部,讓那些隨吸奶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讓嬰兒打嗝兒。氣體在胃中停留,占據一定的空間, 是引起嬰兒吐奶的重要因素。嬰兒打完嗝兒,胃中氣體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了。

4.吃奶后不宜取仰臥位。通常,嬰兒多取仰臥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為防止吐奶,應該避免馬上把寶寶置于仰臥位,應先右側臥一段時間,經觀察無吐奶現象后再讓寶寶仰臥。

寶寶吐出來的奶呈豆腐渣狀,這是奶和胃酸作用的結果。寶寶吐奶前沒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后也沒有任何異常表現,大便正常,精神很好,也不發燒。這是一種習慣性吐奶, 不必管它,逐漸就會好轉。對吐奶的寶寶做不到定時吃奶,寶寶吐奶后很快又會饑餓。對這樣的寶寶,次喂奶量要少些, 喂奶后可多抱一會兒使其上半身立著,直到打嗝將胃內空氣排出。 然后放到床上.枕上較頭,右側臥20分鐘,這樣有助于減少吐奶次數。

提示:若嬰兒嘔吐頻繁,吐出物除奶外還有黃綠色或咖啡色液體,或伴有腹瀉、發燒等癥狀,應去醫院檢查治療。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5708
本文標題:寶寶吐奶是怎么回事 ?爸媽學會這些方法,寶寶吃奶香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