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禮儀文化有哪些 :火鍋禮儀圖鑒!這才是重慶火鍋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生活百科  時間:2023-07-17 



在重慶人眼中,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火鍋的人,另外一種是其他人。


重慶人有自己的火鍋江湖,這個圈子一般不為外人道,但只要是重慶人都懂。傳承、秩序、包容、圓融......火鍋里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至于火鍋的發源地,有人說來自蒙古,有人說來自四川,而四川作家李頡人在其所著的《風土什志》中說,四川火鍋發源于重慶。


最開始,火鍋的食材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挑擔子的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后,洗凈煮一煮,而后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煮一下放在擔子旁。



另置一個爐子放麻辣鹵水,每到吃飯之際,河邊做苦力的棒棒軍就圍著爐子吃了起來,既經濟又熱乎


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經過時代的發展,演變為今天遍布全城的火鍋店。


每一個重慶人,無論嚴寒酷暑,每周不去吃一頓火鍋渾身不舒服。而在眾多火鍋局中,這些火鍋禮儀必須要知道,不然可能會沒朋友哦!


01

鍋開了再放菜(鴨血除外)


有人天生積極主動,吃火鍋也不例外。鍋才端上桌,火也沒開,有些人就火急火燎往里倒,這樣做小心遭來到同桌的白眼!



重慶人吃火鍋,一定要等鍋底開了再放菜,一堆冰坨坨(比如耗兒魚、武昌魚、雞爪等)下鍋,大家相顧無言,默默盯著半天都不“漲”的鍋底,心如死灰,口水吞了一輪又一輪,簡直是一種虐待啊!



當然,鴨血一定要冷鍋放,這樣煮出來的鴨血才鮮、香、嫩、滑。


02

不要隨便吐槽別人點的菜


火鍋包羅萬象,從羊肉、牛肉、豬肉到內臟、腦花、素菜、麻花......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火鍋燙不了的。這個時候養生黨要跳出來吐槽了!



“不要點肥腸嘛,臭死了!”

“你啷個喜歡吃鴨腸喲,鴨腸都是裝屎的。”

“香菜丸子是哪個點的,最討厭吃香菜了,簡直聞到都想吐。”

“給你們說,不要點羊肉卷,都是合成肉,吃了對身體不好。”


每當這個時候,娘娘都只想給這些人翻一個白眼,養生還吃什么火鍋,火鍋本身就不養生。


03

微辣是重慶人最后的底線


重慶火鍋一般分為兩派,一種是連鎖火鍋,環境優雅,味道標準;一種是老火鍋,牛油味重,環境一般,位置不好找。


兩者各具特色,但它們有個很大的區別一定要知道,前者會有清油鍋選項,后者可能連辣度的選擇都沒有



所以,在火鍋界,鍋底也是有鄙視鏈的,順序是:牛油紅湯鍋底>清油紅湯鍋底>鴛鴦鍋>清湯鍋


而驗證一桌人是不是本地人,就看他點的鍋底是什么,微辣是重慶人最后的妥協


04

放菜的順序不能亂


火鍋煮菜是有順序的,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絕對不能亂。如果你不清楚下菜的順序,千萬別裝“熱心”貿然下菜,娘娘最討厭一開始就把土豆等容易渾湯的菜倒進去的人。


大致的煮菜順序娘娘總結了下,如下:


1、冷鍋先下鴨血;

2、鍋開以后“先葷后素”,腦花這種容易被夾爛的菜放在格子的角落里,各種菜品分別放在獨立的格子里。娘娘這種不拘小節的人都是直接撤掉九宮格,這樣夾起來才爽快。

3、中間的格子可以留出來,等到鍋底再次沸騰就可以開始涮毛肚、鴨腸、腰片等菜品。



至于燙菜的時間,可以參考下這份燙菜時間表



對于重慶人而言,心中只有分寸,燙好久,熟沒熟,一眼就知道。


05

不要把紅湯里的菜放到清湯里去燙


鴛鴦鍋是為了讓不同口味的人可以坐在一起享受美味,但既然點了鴛鴦鍋,就要有革命自覺性



有些人既想享受辣鍋的味道,但又不能承受辣鍋的辣度,于是清湯變成他“溫柔的港灣”,辣鍋里煮過的菜熟練的往清湯里涮,鴛鴦鍋變成了紅鍋,想喝清湯的朋友只能默默流淚。


娘娘在此呼吁!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請與他絕交。維護火鍋禮儀,人人有責。


06

重慶人的油碟只加麻油和大蒜


火鍋的派系很多,北方吃慣涮羊肉的一般會選用芝麻醬系,而西南大多都是香油系,再往南就是海鮮汁和沙茶醬系。



而在重慶人的餐桌上,一份正宗的油碟只有香油和大蒜,因為火鍋鍋底已經足夠濃郁,無需添加什么芹菜、榨菜、菌菇醬、剁椒、耗油來掩蓋食材的本味。


娘娘每次吃火鍋看到那種碗里加一堆調料的人,就曉得他肯定不是個吃貨,這樣做只會暴露你對重慶火鍋的無知。


都說重慶人吃火鍋講究

火鍋,不僅吃的是味道

還要吃出文化來

燙菜的火候,餐桌上的禮儀

菜品的選擇,油碟的搭配

才能吃出重慶火鍋的精髓哦~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36301
本文標題:重慶的禮儀文化有哪些 :火鍋禮儀圖鑒!這才是重慶火鍋的正確打開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