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CFBDSIR J214947.2-040308.9,最新研究顯示,這顆星球很可能是一顆高金屬含量的褐矮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距離地球100光年的神秘天體,最初被認為是一顆流浪行星,但科學家仍不確定,認為它可能是一顆低質量褐矮星。
這顆流浪星球叫做CFBDSIR J214947.2-040308.9,最初是在2012年發現的,當時科學家猜測這是一顆流浪行星,一顆環繞星系的星球,而不是環繞恒星運行。但是最新研究證據表明,這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比之前預想的更加“流浪”。
其奇特屬性證實它是一顆褐矮星,是一種混合天體,它的質量太小無法形成恒星,但對于行星而言,其質量太大無法形成巨行星。科學家對這顆流浪星球距離地球100光年時,產生了濃厚興趣。
2012年,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基于觀測重量它很可能是一顆流浪行星,其質量大約是木星的7倍。同時,研究小組預測稱,這顆星球可能是AB劍魚移動星群的一部分,一些行星天體形成于相同時間,環繞銀河系運行。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這個星球是AB劍魚移動星群的成員之一,它的年齡應當在5000萬-1.2億年之間。但是基于最新觀測,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的菲利普-德洛姆(Philippe Delorme)博士稱,目前我們拒絕最初的假設——這顆流浪星球是AB劍魚移動星群的成員之一,最新觀測數據顯示,這顆星球如果不是低引力環境,就是金屬含量很高,是一顆高金屬性星球。
同時,這項發現對于該星球相對質量產生了置疑,使研究人員認為它不是一顆流浪行星,很可能是一顆褐矮星。褐矮星是一種雜合體星球,質量小于恒星,但質量卻大于巨行星。
德洛姆博士稱,CFBDSIR J214947.2-040308.9是一顆非典型亞恒星天體,它如果不是一顆“自由漂浮的行星”,就是一顆罕見的高金屬含量褐矮星,還有一種可能是兩者的混合體
本文標題:最新觀測到 一顆流浪行星或可是低質量褐矮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