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通過觀察發現一個獨特雙子星,垂死白矮星每隔兩分鐘釋放粒子束和放射線,“鞭打”鄰近體積較小的褐矮星。此發現對研究適合生存,及能量收集都有意義。同時也可探索垂死恒星的一些規律,和轉化過程。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380光年之遙存在一個獨特雙子星,兩顆伴星陷入一場持久的戰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距離地球380光年,一顆不同尋常的垂死恒星與另一顆較小的鄰居恒星鎖定在一場持久戰爭之中。體積較小的褐矮星每隔兩分鐘遭受附近體積較大、快速旋轉白矮星的放射線和輻射粒子“鞭打”,這顆白矮星是一顆垂死恒星,釋放出強大的能量束。
這顆白矮星導致鄰近恒星釋放跨越整個電磁波譜的脈沖波,從紫外線至無線電波,這種現象此前未在任何恒星系統中觀測過。英國華威大學研究人員使用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各種望遠鏡發現了這對獨特恒星。
該雙子星被命名為AR Scorpii,位于天蝎星座,距離地球380光年。事實上,首次發現AR Scorpii雙子星是40年前,但是直到近期近距離觀測時,才發現它的獨特屬性。華威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湯姆-馬什(Tom Marsh)教授說:“今年5月我們使用威廉-赫歇爾望遠鏡的高速天文相機Ultracam對該雙子星進行了觀測,我們僅觀測幾分鐘就發現了一些獨特之處。”
體積較大的白矮星體積相當于地球,但是重量卻是地球的20萬倍,而體積較小的褐矮星僅是太陽質量的三分之一。白矮星是小型恒星燃燒耗盡內核燃料的殘骸,體積較大的恒星在生命末端,會以壯觀的超新星爆炸方式結束生命歷程,但是體積較小的恒星卻不會這樣。
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生命末期耗盡燃料,將膨脹形成紅巨星,之后外層物質釋放至太空,最終留下溫度很高、密度很大的內核——白矮星。研究人員發現AR Scorpii雙子星彼此環繞周期為3.6個小時,體積較大恒星釋放強大的粒子束和放射線至鄰近恒星,導致鄰近較小恒星釋放跨越整個電磁波譜的脈沖波。
雙子星噴射的多數放射物是由接近光速的電子釋放出來的,這些電子被快速旋轉白矮星制造的密集電場加速。然而白矮星內部的密集電場精確位置仍是一個未解謎團。
下面視頻講述的是恒星各個階段——紅巨星白矮星到死星的過程。
本文標題:垂死白矮星對伴星輻射嚴重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