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的宇航服將接受首次濺落測試 航天服(spacesuit)是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的個人密閉裝備。可防護空間的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和微流星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危害。在真空環境中,人體血液中含有的氮氣會變成氣體...
給小行星噴漆就能阻止地球被撞擊? 小行星撞擊說,又名“阿爾瓦雷茨假說(Alvarez Hypothesis)”,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著名高等學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路易斯·阿爾瓦雷茨...
未來太空機器人會是咋樣的呢?有哪些素材可以提供靈感? 太空機器人,是一種在航天器或空間站上作業的具有智能的通用機械系統。太空機器人具有機械臂和電腦,能實現感知、推理和決策 等功能,可以象人一樣在事先未知的空間環境下完成各種任務。只有...
為確保最終項目成功,韋伯望遠鏡發射時間再次推遲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常常被譽為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繼承者。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裝備一臺6.5m的拼接式主鏡面。它將會被部署在距離地球150萬千米的深空,在那里觀測、探尋星系...
冷汗連連:昨日傍晚有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后的物質殘余。有一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一顆神秘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但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征來看,它們并不像是曾經集結...
天宮一號今天成它的歷史使命,揮手告別,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
什么是“人造流星雨”?來了解一下,價格方面很高哦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稱為流星體的碎片,在平行的軌道上運行時以極高速度投射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
“龍二”飛船將于2019年4月首次飛往國際空間站 飛船又稱宇宙飛船。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航天器(隨著科學發展,現在可以多次往返使用)。它能基本保證航天員在太空短期生活并進行一定的工作。它的運行時間一般是幾天到半個月,一般乘2到3名...
他們正在嘗試在國際空間種植蔬菜 太空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就是將農作物種子或試管種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無法模擬的環境(高真空,宇宙高能離子輻射,宇宙磁場、高潔凈)的誘變作用,使種子產生變異,再返回...
耗資3.37億美元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將于4月16日發射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將于2017—2018年發射升空,利用凌日法搜尋圍繞太陽系外最明亮的恒星旋轉的行星。 科學家們希望,TESS將能在為期兩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