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2011年11月3日凌晨實現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時14分)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神舟十號飛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天宮一號整器結構完整,運行軌道仍在持續、密切跟蹤監視之中,平均軌道高度約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減,預計2018年“受控”墜落,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剛剛,4月2日8點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在天宮一號在軌運行的6年多的時間里,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太空大戲”,為我國空間事業的發展進行了開拓性探索。他的每一次“表演”,精彩絕倫,超乎想象,讓我們見證了“航天科技”的無限魅力。
天宮一號取得的榮譽
屬于全體航天人
他們一絲不茍、分秒必爭
用辛勤的汗水和頑強的拼搏
努力實現著
中華民族的太空夢
今天
天宮二號仍在續寫榮光
中國空間站呼之欲出
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三步的關鍵之年。近日,央視新聞報道了在航天科技集團的天津航天城的廠房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首次揭開了神秘面紗。
中國空間站由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每個艙都重達20噸以上,這種三艙構型可以對接兩艘載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
此前,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2022年冬奧會東道主進行了8分鐘表演,期間,“中國空間站”首次亮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屆時,也正是中國空間站建成之時。
揮手告別,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再見,天宮一號!
茫茫宇宙,我們繼續前行!
本文標題:天宮一號今天成它的歷史使命,揮手告別,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