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為何不會來訪?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9-18 

幻想是人類的天性,但這可能不適用于外星人會拜訪人類這件事。


未標題-1.jpg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 | 亞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

翻譯 | 趙劍琳


如果說人類值得獲得銀河中高等文明的特別關注,顯然過于武斷。在高等文明眼中,人類可能就像我們眼中的螞蟻一樣毫無吸引力。畢竟,我們在路邊散步時,很少會注意是否有螞蟻擋在路上。


太陽誕生于宇宙中恒星形成過程的尾聲。大多數恒星的形成時間要比太陽要早數十億年,且大多數類太陽恒星已經耗盡了自身的核燃料,坍縮成了近似地球大小的致密天體——白矮星。最近,我們還得知在所有類太陽恒星中,有半數的宜居帶上擁有地球大小的行星。這些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態水,擁有生命誕生的化學基礎。


在銀河系中,生命的骰子會在與地球相似的數十億顆行星上投擲,因此我們熟悉的生命形式可能非常普遍。倘若確實如此,一些智慧物種的科技發展很可能要領先人類數十億年。當權衡與人類這樣的“低等文明”聯系的利弊時,那些高等文明很可能選擇避而遠之。


想要初步了解人類的外貌,一種合理的方式是對著鏡子觀察自己。這種行為依賴于一個很尋常的假設,即我們所有人都具有共同的遺傳起源。但是這樣的觀點或許并不適用于在其他行星上獨立起源的生命。舉例來說,在距離我們最近的地外宜居行星——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上,動物和植物的形態可能與地球截然不同。尤其是動物可能擁有獨特的眼睛,這是為了更好地探測表面溫度只有太陽一半的比鄰星發出的紅外光。


由于比鄰星b與其恒星的距離只有日地距離的1/20,我們預計它很可能處于潮汐鎖定狀態,也就是星球的一面會始終面向恒星,正如月球的一面始終朝向我們。生活在其永晝和永夜一面的生物可能存在天壤之別,且具有完全不同的睡眠模式。行星表面的植物會演化出吸收紅外光的能力,相比于地球上的植物,它們在長波段上會有一個“紅色邊緣”。


因此,這顆行星上的草很可能暗紅色的,而不是綠色。更困難的是預測那些比我們先進數十億年的文明的科技發展狀態。想要搜尋他們,我們不能放過望遠鏡中的任何異常現象,也不能過于保守而漠視一些意外信號。如果我們的儀器不夠靈敏或搜尋技術落后,就不可能發現這些技術信號。


我們基于自身所熟悉的一切來設計搜索外星生命的計劃。在無線電通訊和激光技術出現后,我們才開始接收來自外太空的無線電和激光信號。同樣,對外星生命的搜索也伴隨著光帆技術而發展。隨著新的技術手段出現,我們最終也有可能會找到宇宙中使用這一技術的其他生物。


此外,我們必須謹慎對待那些不滿足定量科學證據標準的觀測軼事。其中就包括一些缺乏證據支持但符合某些規律的陰謀論,或者關于不明飛行物(UFO)的報道,它們的重復性無法考證,因此不滿足被確認為可靠科學數據的前提條件。而隨著我們的記錄設備明顯升級,相比于50年前拍下的模糊照片,人們會期盼如今先進的照相機能拍下更清晰的圖像,這樣才能作為可靠的證據來排除一些合理的懷疑。


但是這些線索總是很少,暗示UFO事件更像是人為造成的假象。為了確保科學上的可靠性,任何有關非自然物的發現必須得到研究證實,或有足夠數量的,依照科學流程記錄下的同類發現作為佐證。科學證據約束了我們的想象力,但也避免了我們沉迷于那些不靠譜的想法。


費米悖論顯示出了人類的自負,它假設人類在宇宙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現實很可能是人類十分普通,且注定會消亡。為什么銀河系的鄰居會關心地球上的草有多綠?類似于比鄰星的恒星的數量遠超類太陽恒星,因此大多數宜居行星表面可能生長著暗紅色的草坪。對于大多數星際旅行者(眼睛能感知紅外線)來說,這樣的色彩才更加賞心悅目,正如地球人看待綠草那樣。正因如此,在星際旅行代理商的眼中,比鄰星b無疑是比地球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我們可以像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那樣感慨,為何外星旅行者從未因仰慕我們而來。但更好的方法也許是,想辦法與比鄰星b上的居民取得聯系,邀請他們來地球共飲一杯。


本文作者:亞伯拉罕·洛布是哈佛大學天文學系前主任,哈佛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所長。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06791
本文標題:外星人為何不會來訪?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