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遍布宇宙 20年內與外星人接觸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0-07-09 

  太陽是一顆G2主序星,在銀河系中和許多恒星一樣,都有著類似的特點,事實上太陽也不是非常特別的恒星,那些磁場超前、耀斑極端的恒星畢竟是少數。

  SEIT總部科學家Seth Shostak指出,宇宙中處于數量絕對龐大的并非太陽這樣的恒星,而是光譜分類為M型的紅矮星。顧名思義這種恒星較為冷淡,表面溫度也低一些,質量也低于太陽,差不多在0.8個太陽質量,最多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值。

  質量也低于太陽,差不多在0.8個太陽質量

  Seth Shostak認為紅矮星才是宇宙中處于絕對數量的恒星,銀河系內近7成都是這樣的恒星,最新的研究認為紅矮星周圍具備了形成宇宙生命的環境。

  最新的研究認為紅矮星周圍具備了形成宇宙生命的環境

  紅矮星的特點在于長壽,幾乎都有數十億年的歷史,因此對于紅矮星周圍的生命而言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演化。它們的狀態穩定,我們知道生命最怕的是動蕩的環境,一不小心剛剛誕生的生命就夭折了。科學家將尋找智慧生命的目光轉向了紅矮星,最新觀測計劃已經把太陽周圍近2萬顆紅矮星都納入視野范圍奇~聞~網。

  通過對近7萬顆紅矮星的初步分析,SETI機構科學家最終選擇了三分之一數量進行深入掃描,由于這些恒星的年齡都比太陽系長,有足夠的時間形成生命,只要它們的恒星系統出現諸如氨基酸這樣的生命種子。

  目前有機分子在宇宙已經不是什么驚天發現,從無機向有機的道路上前進是宇宙生命誕生的必須途徑。2014年,阿塔卡瑪大型射電雷達在觀測ISON彗星時就發現彗星上的古老物質可形成有機化合物,光譜信號指向了甲醛、氰化氫(HCN)、氫異氰化物(HNC)三種物質原文www.qiwen.tv。

  同時也在MWC 480恒星周圍發現了大量的甲基氰(CH3CN)物質,整個MWC 480恒星周圍的甲基氰含量可以堆滿地球上的海洋。

  整個MWC 480恒星周圍的甲基氰含量可以堆滿地球上的海洋

  如果觀測的距離再往外推,那么可以發現更多具有有機分子世界,宇宙學家Seth Shostak認為宇宙中充滿了生命種子,一旦它們抵達合適的星球,就可以蘇醒。接下來,除了尋找有機分析外,SETI機構還將尋找從1至10GHz頻段上的可疑電波。雖然我們尋找了地外文明數十年一無所獲,但科學家認為我們看的還太近,如果有足夠的技術看得更遠,就會有更驚人的發現。

推薦閱讀:震驚!NASA威脅員工禁止將UFO的信息泄露

  如果有足夠的技術看得更遠,就會有更驚人的發現

  美國宇航局之前指出,未來10至20年內就發現第一個地外生命形式,它們或許與地球生命一樣,或許根本不需要液態水。

         我們也可能發現其他種類的生命,與我們所熟知的生命形式相反。2018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韋伯望遠鏡升空后,我們將發現更遙遠的星球,2022年美國宇航局派出木衛二探測器進入這顆木星衛星,那邊應該有驚人的發現。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214
本文標題:外星文明遍布宇宙 20年內與外星人接觸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