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外星人目擊和接觸的傳言很多,但有一個人稱自己有辦法與外星人進行交流,來自搜尋地外生命計劃的天文學家向我們揭示了如何利用數學工具來翻譯外星人的語言,顯示出數學是一種宇宙中最強大的工具,甚至是每個文明共同的『語言』DJuO。
研究人員認為數學演算法能夠理解地球上的各種語言,因此我們有一天可以使用該體系來解碼外星人的資訊,如果我們有一天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號,就有辦法翻譯出其中的意思。
根據騰訊科學網報導,約翰·艾略特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解碼各種語言,在過去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對人類語言進行了數學上的研究,當我們面臨第一次文明間的接觸時,語言上的障礙就可以被打破了,我們甚至可以回應對方。
對約翰·艾略特博士而言,宇宙中的語言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數學框架下會變得更加『透明』,他在1990年代完成博士學位后就開始參與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其專業是自然語言處理。
推薦閱讀:神秘部落族道出外星人登臨地球之秘
事實上,我們的語言建立在一個底層結構上,從中演化出各種不同的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結構是非常相似的,比如中文和英文相比,從數學的角度上看幾乎是類似的語言,并沒有太多的差異性。
研究人員還發現,海豚的語言也有類似的結構
,雖然其頻率較高,但也可以從中分析出類似的現象,這為我們研究宇宙中不同生物的語言提供了途徑。約翰艾略特博士認為如果我們發現了外星文明的信號,最重要的是要分析其結構,而且外星文明的信號肯定會被捕捉到,其中會攜帶著某種資訊。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警惕外星文明的智慧程度,更高級的文明會在消息中攜帶更加復雜的結構,這是高級文明所共有的特點。
科學家總結了發現外星信號后的『標準步驟』,首先需要解讀其物理特性,觀察內容是否是隨機的,有沒有明顯結構,確定其是否僅僅是一個信號;其次如果這是一個外星文明消息,就必須進行識別和分析,可從數學角度解析其結構特點;第三,識別其是否與我們的語音結構相似,并推測其信號來源和發射信號的元件。
第四,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層次劃分,進一步解讀和識別其中的資訊;第五,透過矩陣等數學工具賦予其語法意義,并翻譯出其中的內容。1977年,天文學家透過射電望遠鏡發現了奇怪的信號,持續了72秒,來源于太陽系之外(也有可能是智商更高的惡作劇),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外星生命,此后再也沒有類似的信號出現。
1992年,第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其存在于一顆脈沖星附近,這里肯定無法居住,2009年,美國宇航局開普勒系外行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接下來幾年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上個月,第一顆大小與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被發現,被命名為開普勒186f。
本文標題:數學竟是人類與外星文明的共同語言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