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為三國第一武將,但最后還是敗在了曹操手上。當時天下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王允利用連環計讓呂布殺掉董卓,但李榷和郭汜卻攻入長安呂布只能逃跑。呂布趁曹操攻打徐州時,和陳宮等人快速占領濮陽,但最后還是被曹操擊敗,呂布想投靠劉備卻再次叛主。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縱橫天下”,就和呂布有關,一起來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發生在兗州爭奪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呂布、陳宮、曹操和郭嘉。原文如下:
(曹)操曰:“吾料呂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教且安營下寨,再作商議。呂布知曹操回兵,已過滕縣,召副將薛蘭、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軍一萬,堅守兗州。吾親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應諾。陳宮急入見曰:“將軍棄兗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宮曰:“差分。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布曰:“吾屯濮陽,別有良謀,汝豈知之!”遂不用陳宮之言,而用薛蘭守兗州而行。曹操兵行至泰山險路,郭嘉曰:“且不可進,恐此處有伏兵。”曹操笑曰:“呂布無謀之輩,故教薛蘭守兗州,自往濮陽,安得此處有埋伏耶?教曹仁領一軍圍兗州,吾進兵濮陽,速攻呂布。”陳宮聞曹兵至近,乃獻計曰:“今曹兵遠來疲困,利在速戰,不可養成氣力。”布曰:“吾匹馬縱橫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操率軍征討徐州之際,陳宮、張邈聯合呂布在兗州作亂,占領該州大部地區,僅剩甄城、東阿和范縣依然在曹軍手中。曹操見形勢危急,立即率部趕回兗州。此時,陳宮建議呂布在泰山正南一百八十里處設伏,一舉擊潰曹操。不過,這個建議卻遭到呂布的拒絕。呂布作出了以薛蘭和李封鎮守兗州、自己駐扎濮陽的決定。曹操聞訊后,以曹仁為一部圍困兗州,自己親率大軍殺向濮陽。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呂布口中的“縱橫天下”,意為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語出元代陳以仁所著雜劇《存孝打虎》第一折中的“黃巢縱橫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為重。”
小說中描述的呂布與成功等人在兗州作亂的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武帝紀》載:“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荀彧、程昱保鄄城,范、東阿二縣固守,太祖乃引軍還。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陽。”《三國志呂布傳》亦稱:“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唯鄄城、東阿、范為太祖守。”此后,雙方在濮陽爆發激戰。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爭斗,曹操笑到了最后,將呂布趕出了兗州。
至于小說中提到的薛蘭和李封二人,不但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呂布手下的將領。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呂)布將薛蘭、李封屯巨野,太祖攻之,布救蘭,蘭敗,布走,遂斬蘭等。”從這段記載來看,在巨野之戰期間,薛蘭被曹操斬殺,而李封則在此戰過后下落不明。
眾所諸知,呂布能夠馳騁中原數年,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武藝高強,手下還有一批能征慣戰的將領。那么,除了張遼和高順之外,呂布手下還有哪些將領呢?本文不妨在此作一個列舉從《三國志》的相關傳記來看,呂布手下的將領有張遼、高順、陳宮、成廉、魏越、郝萌、曹性、侯成、宋憲、魏續、許汜、王楷、薛蘭、李封、吳資、侯諧、秦宜祿、高雅、趙庶、李鄒等二十人。這些人的下場如何?
大概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被殺、投降和下落不明。被殺的將領有薛蘭、高順、陳宮、秦宜祿;投降的則有侯成、宋憲、魏續、趙庶、李鄒、張遼;剩下的下落不明者中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被俘后下落不明,如成廉和侯諧。另一類是并未被俘卻無影無蹤者。這一類的人數最多,共達八人,他們分別是魏越、郝萌、曹性、許汜、王鍇、李封、吳資、高雅。
在被殺將領之中,秦宜祿的下場最令人唏噓。據《三國志明帝紀》注引《獻帝傳》載,秦宜祿原本時候呂布的部將,在曹操圍攻下邳期間被派往淮南向袁術求救。袁術看中秦宜祿的一表人才,將一位皇族女子嫁給他為妻,秦宜祿的原配妻子杜氏就這樣被拋棄。而杜氏又因貌美引起關羽的關注。《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英雄記》稱,關羽曾數次向曹操表示,城破之后要娶杜氏為妻。但當城破之后,曹操見到杜氏后便違背了對關羽的承諾,將杜氏納為小妾。呂布被殺后,秦宜祿又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铚縣縣長。原本秦宜祿以為從此平步青云,卻不想后來又被張飛所殺。
本文標題:縱橫天下什么意思?縱橫天下典故介紹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