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1-01-03 

筷子是中國傳統的餐具,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傳承,不僅是物品,還有精神,而很多人對于西方人所使用的刀叉也很感興趣,吃西餐的時候使用刀叉,這則是西方的文化。但其實,我們的祖先之所以使用筷子,是因為在筷子之前就已經開始用刀叉了,但是當筷子出現之后選擇了放棄刀叉。那為什么要放棄刀叉,刀叉和筷子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刀叉與筷子哪個更方便,就像甜豆腐腦與咸豆腐腦一樣爭論了好久,近幾年來西餐的普及導致許多國人也熱衷使用刀叉,而我們世代用的筷子則被老外嘲笑為“難看的小木棍”。

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對于刀叉的使用,老外給我們中國人提鞋都不配,因為中國人使用刀叉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

在中國一些古代遺跡中,考古學家們發現在7000年前中國人已經用野獸的骨頭打磨成刀叉,其樣式與現在餐具上的刀叉十分接近。而對于世界各地的考古中,在同一時期并沒有發現有使用餐具的發現,因此專家認定中國人才是最早使用刀叉的民族。

當外國人嘲笑我們的筷子是“小木棍”的時候,他們卻不知道在中國先祖使用刀叉之時,他們連像樣的餐具都沒有,只能用手來抓著吃,遇到大塊野獸肉,也只能那比較鋒利的石頭來慢慢切割。而作為智慧民族的中國祖先,在不滿足于刀叉不靈活的情況下,改進了餐具,使其變的更加靈活。

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傳說中筷子的由來。

筷子具體怎么來的、誰發明的,現在無法考證,但有一則說法是大禹發明的。傳說中大禹治水時,經常風餐露宿,而在惡劣的條件下需要熱騰騰的食物來補充身體的能量,于是就架鍋煮飯,當鍋里的食物煮好后因為太燙無法直接使用,大禹無奈只能折了兩根樹枝把鍋里的食物夾起來吃。

旁邊的人看到后紛紛模仿,發現這樣夾食物比刀叉好用多了,平常刀叉伸不進的鍋底,用兩根長條就很容易夾出來,于是筷子就這樣流傳開來。

當然,這只是歷史傳說當不得真,但這也能說明我國先祖的智慧。

中國先祖為何放棄刀叉而使用筷子?

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據考古發現得出結論,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筷子已經誕生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因為在商朝時期它就已經出現。《史記》、《韓非子》中都有商紂王使用象牙當筷子的記載。

歷史學家們推測,筷子最初的使用可能只用來把烤肉翻面,但有人把筷子伸到鍋里夾出食物時發現筷子比刀叉管用多了。而中國也是最早食用五谷的國家,用刀叉來扒米飯顯然沒有筷子來的便利,所以有了這兩個“小木棍”,刀叉這樣不適用的東西就被扔一邊去了。

從此,開始流行起平民的竹筷、貴族的象牙筷、白玉筷等等,歷代古墓中都能挖出一批批的文物筷子。

對于外國人嘲笑的小木棍,他們不知道筷子的意義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智慧。

筷子兩根為一雙,寓意好事成雙(當然,一根也夾不起東西)。

筷子一頭粗一頭細,這樣比較好使力,細的一方留有縫隙是為了留給食物空間,方便夾起來。

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筷子的頭是方,根為圓。象征天圓地方,蘊含哲學。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用圓的那邊夾食物入口是一種美好的憧憬。

中國人在餐桌上有著比較講究的文化,筷子使用方面,如: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用筷子指人、不能把筷子豎插在碗里等,這是一種文化、一種禮貌、一種教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筷子的影響廣大,中國古代強盛時期,周邊國家紛紛前來學習中國文化,他們認為用筷子吃飯是高等人的象征,而野蠻人才會直接用手來抓取食物,因此我們的餐桌文化也被他們學了回去,并沿用至今。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基于對食物追求的原則上放棄了刀叉而使用筷子,是我們的祖先不屑于使用刀叉。筷子從誕生到應用至今,有著它獨特的魅力、意義和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這是不可替代的。

對于中國已經改進刀叉而使用筷子時,西方國家在幾千年里唯一做到的改變就是貴族只能用三根手指捏著刀叉吃飯,這僅僅是為了證明他們是貴族。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61355
本文標題:中國古代為什么放棄刀叉,改用筷子?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