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大大減少了可能存在外星人的行星數量。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4-07 

依照這套新的參數體系,TRAPPIST-1周圍行星具有凌亂生命的或許性將很小。

凌亂生命(圖中藍色部分)或許存在于所謂的宜居帶中(即或許具有液態水的區域)。其它區域存在凌亂生命的幾率很低,如二氧化碳(黃色)和一氧化碳(赤色)濃度過高的區域,包括比鄰星b和TRAPPIST-1 e、f和g(圖中黑點)。凌亂生命(圖中藍色部分)或許存在于所謂的宜居帶中(即或許具有液態水的區域)。其它區域存在凌亂生命的幾率很低,如二氧化碳(黃色)和一氧化碳(赤色)濃度過高的區域,包括比鄰星b和TRAPPIST-1 e、f和g(圖中黑點)。

北京時間7月16日音訊,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新研討大大減少了或許存在外星人的行星數量。過去,科學家會依據行星到其環繞的恒星之間的間隔劃定“宜居帶”。如果某顆行星(比方地球)到恒星的間隔剛剛好,表面允許液態水存在,就會被視為“宜居星球”,而研討人員指出,盡管這必定義對簡略的單細胞微生物適用,但對從海綿到人類的凌亂生物而言,就不必定適宜了。

研討人員指出,一旦將凌亂生物存活所需的其它參數歸入考慮規劃內,所謂的宜居帶就會大幅縮減。例如,大氣中含有高濃度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行星就會從名單上劃去。

這是科學家初次將地球生命的生理約束歸入考慮規劃之內,用這些因從來預測世界中其它凌亂生物的分布情況,為展開研討,科學家打造了一套計算機模型,模擬了一系列行星的大氣氣候和光化學情況,首要需求調查各行星的二氧化碳預測濃度,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可以喪命,但遠離宿主恒星的行星卻需求二氧化碳來堅持大氣溫度,關于位于傳統意義上的宜居帶外側的行星而言,要想堅持表面的液態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需高達當今地球的數萬倍,這遠遠高于對地球上的人類和動物有毒的含量水平。

研討人員指出,一旦將二氧化碳毒性歸入考慮規劃,適用于簡略生命方式的傳統宜居帶就應劃分為兩部分,對人類等對高二氧化碳濃度更敏感的凌亂生命而言,安全區將縮減到原宜居帶的三分之一以下。

在這套新參數體系下,有些恒星或許底子沒有對生命安全的宜居帶,其間也包括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和TRAPPIST-1,這些恒星周圍的行星大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或許都很高。一氧化碳可以與動物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即便少量也可喪命。

這套新的輔導準則或能協助研討人員精簡或許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數量,考慮到現在已得到承認的地外行星已有4000顆,此次研討結論將對該領域造成嚴重影響。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90850
本文標題:一項新研究大大減少了可能存在外星人的行星數量。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