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認為恒星之間廣袤空間是完全空的,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恒星之間的多數空間都充滿著原子和分子氣體,主要是氫和氦,以及微小的固體顆粒或者灰塵。
據報道,匈牙利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兩個昏暗灰塵云,它們在距離地球25萬英里處軌道運行,從而結束了關于環繞地球神秘灰塵云的長期爭論。
1961年,波蘭天文學家卡齊米日·科迪勒維斯基(Kazimierz Kordylewski)首次報道了這兩個“假衛星”,但是由于它們很難進行觀測,因此它們是否存在便成為了爭議焦點。
目前,匈牙利私營天文臺科學家表示,我們發現了這兩個昏暗天體,它們位于半穩定位置,與地球和月球形成一個三角形結構。
當研究人員首次報道發現昏暗灰塵云時,就將它們命名為“科迪勒維斯基云”,最終通過線性偏振濾光系統進行證實,線性偏振濾光系統安裝在天文臺照相鏡頭和CCD探測器上。
偏振濾光器以特定的方向傳輸光線,該灰塵云位于“拉格朗日點”的L5位置。這是地球-月球系統5個穩定位置之一,引力將附近天體鎖定在相對位置。追溯至1961年,科迪勒維斯基在L5位置觀測到兩個昏暗簇狀天體,但此后一直至今,再也沒有觀測過。
尤迪特·斯利茲·巴洛格(Judit Slíz-Balogh)說:“科迪勒維斯基灰塵云是迄今最難發現的兩個天體,盡管它們與地球和月球的距離十分相近,但是天文學研究人員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它的存在。有趣的是,通過這項研究我們證實地球和月球的軌道上有兩個灰塵假衛星。”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厄特沃什·羅蘭大學蓋博·霍瓦特(Gábor Horváth)帶領研究人員模擬了這些灰塵云,從而試圖以最佳方法找到它們。研究小組發現了灰塵云位置,顯示灰塵云中反射的偏振光。
依據研究小組的觀點,這些模型與他們之前的預測以及科迪勒維斯基的初步觀察相一致。在排除了光學現象和其他可能誤解之后,研究人員稱,他們最初證實了兩個昏暗灰塵云的存在。
灰塵云的確切來源仍不確定,盡管專家們懷疑它們星際塵埃聚集區域。拉格朗日點的L4和L5位置具有較強的引力穩定性,可能成為未來軌道太空探測器的活動區域。
這項最新發現意味著,未來推進太空計劃的同時,還必須考慮這些灰塵云,從而確定它們是否對太空設備或者宇航員構成威脅。
本文標題:匈牙利發現灰塵云!它們會對太空設備構成威脅?!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