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們將月球、冥王星和谷神星當作“成熟健全”的行星!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4-07 

據報道,有一首歌曲的歌詞內容是:“當月光照著你的眼睛,你會看到一張大披薩,那是一顆行星!”

  古希臘天文學家也贊同這一觀點,認為月球是一顆行星。《伊卡洛斯(Icarus)》雜志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也許是時候我們應當思考將地球“可靠的衛星”——月球,以及曾被降級的冥王星和谷神星,當作“成熟健全”的行星了。

  這聽起來有點兒奇怪,但是最新研究認為,這完全符合幾個世紀以來科學文獻所確立的共識。研究報告作者搜集分析200多年以來的科學研究,試圖解答兩個簡單的問題:一是依據科學界的觀點,行星的成分是什么?二是行星定義是否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2006年使用的標準?當時該機構剝奪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研究報告作者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冥王星(以及所有確定行星地位的星球)的判斷并不能代表科學界實際觀點。

  研究報告作者、中佛羅里達大學行星科學家菲利普·梅茨赫爾(Philip Metzger)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我在近年發表的科學文獻材料中,發現了120個違背IAU行星定義的實例,研究從員在文獻中稱某天體為行星,盡管IAU的定義并未證實它是行星。行星科學家這樣做的原因是IAU定義對于科學理論并沒有真實作用。

  行星的成分是什么?

  冥王星在教科書內容中保留行星地球76年,2006年最終被降級為矮行星。當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認為,這個冰冷球狀星球未能達到幾十年以來科學文獻所確立的一系列標準。

  他們表示,要成為一顆行星,冥王星必須達到以下條件:一是圍繞太陽旋轉;二是質量足夠大,在其自身重力下保持球狀外形;三是“清除周圍”的太空殘骸和其它小天體,證實它具有足夠強的引力作用,在太陽系角落具有引力優勢。

  冥王星未能達到第三個條件,由于它的軌道位于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一個由小行星和微行星構成的巨大環狀結構,一直延伸至海王星軌道之外。冥王星被數以千計的其它天體和大塊碎片包圍著,每一塊都發揮著各自的引力作用。因此,冥王星并不是所在空間區域最主要的引力天體,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宣稱,冥王星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星。

  然而,依據梅茨赫爾和同事們的觀點,第三個行星標準條件具有不必要的狹隘性,過去的研究中并未一致性體現。研究人員追溯查閱19世紀數百篇天文學報告,結果發現盡管大多數作者都認為行星應該是球形的,圍繞太陽運行,但是關于“清除鄰近空間”的規則僅出現在1801年的一篇研究報告中。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稱,這種排除冥王星是行星的規則具有“任意性和武斷性”,并不基于歷史先例。因此在定義我們宇宙中任何現存或者亟待發現行星大小天體時,可以忽略這一條規則標準。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行星地質學家卡比·魯尼恩(Kirby Runyon)稱,當時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描述木星衛星時,將其作為行星。因此,歷史上真正的先例是考慮那些環繞其它行星運行的圓形星球,我們認為矮行星是成熟的行星。

  依據修正后的標準,冥王星應當是一顆行星。因此地球的衛星,以及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也應該如此。這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觀點,現已引起了一些天體物理學家的批判。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們的評估觀點,應該由科學文獻的一致性共識來改變,而不是像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這樣一個權威機構進行投票。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91042
本文標題:天文學家們將月球、冥王星和谷神星當作“成熟健全”的行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