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meteorite)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科學家們說,我們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萬噸這樣的“禮物”。它們大多數在距地面10到40里的高空就已燃盡,即便落在地上也難找到。它們在宇宙中運行,由于沒有其它的保護,所以直接受到各種宇宙線的輻射和災變,而其本身的放射性加熱不能使它有較大的變化。所以它本身的記錄是可靠的。對于它的研究范圍有著相當廣闊的領域,比如高能物理,天體演變,地球化學,生命的起源。
據報道,作為太陽系形成的剩余碎片,隕石可以作為“時間膠囊”來“講述”一些奇怪的故事。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破解了其中一個時間膠囊 —— 一塊稱為2008 TC 3的小行星- 并且發現“鉆石”只能來自數十億年前在地球附近出現的一顆巨大的“失落星球”。
2008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直徑為4米(13英尺)的小行星。不到一天之后,太空巖石2008 TC 3在蘇丹努比亞沙漠上空37公里處爆炸,一些隕石掉落。這些碎片中約有50片的寬度為1到10厘米(0.4和4英寸),被收集到一個名為Almahata Sitta的館藏中進行科學研究。
這些隕石中的大部分都是所謂的橄輝無球粒隕石,這意味著他們有石質成分,并經常含有“納米級鉆石”。這些微小的“鉆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形成,科學家試圖解開它們的歷史 - 以及延伸的太陽系歷史。
為了了解Almahata Sitta鉆石如何形成,EPFL團隊與法國和德國的同事一起分析了隕石的樣品。研究人員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來確定它們的組成和形態,發現這些鉆石含有由鉻鐵礦、磷酸鹽和鐵鎳硫化物組成。這些在地球上形成的鉆石中很常見,但這是他們首次在小行星中發現。 - 團隊計算出這些鉆石只能超過20吉帕斯卡(GPa)的壓力下形成。意味著它們應該在行星內部形成。
研究人員表示,Almahata Sitta隕石鉆石為行星胚胎理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本文標題:神奇!這些“鉆石”竟是來自數十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失落星球”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