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有一個大氣壓的壓力,正好與人體內向外的澎脹力相平衡。太空中幾乎是真空,人體如果沒有太空服的保護,體內向外的澎脹力大于外界壓力很多,人體就會象一個充了氣的氣彈一樣爆裂。所以上外太空是沒有那么容易的。
把水熊蟲送入太空?
據報道,人類正在努力朝太陽系之外散播生命的火種。但頭一個實現這一點的也許并不是人類,甚至大多數人壓根沒聽過這種生物。事實上,科學家計劃先派出一群體型較小、肥肥胖胖的“水熊蟲”,率先踏上飛越奧爾特云(即圍繞太陽系的一圈碎冰)的星際之旅。
水熊蟲是什么東西?它們又名“緩步動物”,長著八條腿,以塵土為食。它們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存能力。沸水無法殺死它們,極度高壓或低溫對它們也毫無影響。今年7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就連接連轟炸的小行星、鄰近的超新星爆發、甚至強大的伽馬射線暴,都無法使其徹底滅絕。
它們是如此頑強,體型又是如此微小(體長僅1毫米左右),因此成為了首次飛越太陽系之旅的理想候選人。這些小泥豬(科學家有時會這樣親切地稱呼它們)將和秀麗隱桿線蟲一起,搭乘由接近光速的激光束推動的晶圓,徑直朝太陽系之外飛去。這些以激光為動力的晶圓是NASA“星光”項目(Starlight)的一部分。該項目計劃用光子推動微型飛行器,以接近光速的高速飛往鄰近恒星。
水熊蟲擁有一種特殊能力,在太陽系外實驗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它們可在高度脫水和冷凍的情況下存活。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緊緊縮成球狀,直到形勢改善,再重新吸水(或融化體液),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這就意味著參與星際航行的水熊蟲可以在不同情況下休眠、儲存、然后蘇醒,以便觀察它們的表現。
秀麗隱桿線蟲也很適合參與這種星際航行,因為科學家已經針對其基因和行為搜集了大量數據。由于其全身只有不到一千個細胞,研究起來相當容易。并且盡管其體型嬌小,它們也能觀察周邊環境,從中學習,然后調整自身行動。而且它們和水熊蟲一樣,也可以在冷凍后復蘇。
此外,這兩種生物都處于生物量級的低端。秀麗隱桿線蟲是一種微觀生物,水熊蟲也幾乎難以用肉眼看清。因此它們都可以被輕松裝入前往探索恒星的首批微型飛行器。
雖然相關計劃還未成型,但俄羅斯慈善家、“突破攝星”項目創立者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指出,我們再過20至25年便可實現星際航行,離我們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便是一大探索目標。
本文標題:首批星際航行旅客可能是一只“水熊蟲”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