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正在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確定紅龍號太空船(Red Dragon spacecraft)及未來載人任務在火星上的可能登陸地點。
改進的紅龍太空船將具有一支機械臂、額外的燃料箱和一支中央管道,可以搭載一臺火星上升飛行器(Mars Ascent Vehicle,MAV)和一臺地球返回器(Earth Return Vehicle,ERV)
北京時間3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已經在火星上選定了幾個地點,是可能在未來供人類建立居住的。該公司正在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確定紅龍號太空船(Red Dragon spacecraft)及未來載人任務在火星上的可能登陸地點。紅龍號太空船將承擔開路先鋒的任務,為了SpaceX公司提出的“行星際運輸系統”。
近日 在一場報告中,SpaceX公司的保羅·伍斯特(Paul Wooster)展示了一個看上去特別“有希望”的候選地點——很容易取冰,且具有平坦的地形。
2020年計劃發射 紅龍太空船項目,而伊隆·馬斯克的“行星際運輸系統”將緊隨其后。建成之后,在80天內該系統能將人類送到火星。SpaceX公司和NASA噴氣動力實驗室的科學家正在搜尋火星上地表附近存在大量冰塊的區域,以作為未來建立人類殖民地的地點。
想要獲得更好的光照和溫度條件,這些地點必須靠近赤道且位于低海拔區域。按照這些條件,科學家將范圍縮小到火星北半球的4個地點,其中距離赤道最遠的地點緯度為40度。這4個地點分別位于都特羅尼勒斯桌山群(Deuteronilus Mensae)、佛勒格拉山(Phlegra Montes)、烏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和阿卡迪亞平原(Arcadia Planita)。
其中,被認為最合適的候選地是阿卡迪亞平原。高分辨率成像科學設備(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縮寫為HiRISE)獲得的圖像顯示,其他地點都要比原先預計的有更多巖石,建設居住地的難度比較大。
“噴氣動力實驗室的團隊發現,這些區域在背景攝影機(CTX)的分辨率下看起來非常平整,但在HiRISE圖片中,可以看到有許多的巖石,”保羅·伍斯特在報告中說道,“這些地點看起來,它們的機會可能就差了一些。”
馬斯克用一系列海報展示了SpaceX公司的火星任務。圖中是正在接近火星表面的飛船。
伊隆·馬斯克稱,未來將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行星際運輸系統
當然,對于阿卡迪亞平原,研究團隊發現那里“很少幾乎沒有巖石,并且是一塊多邊形區域”。伍斯特將其與2008年NASA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的地點進行了比較。
雖然這些地點都有著建立火星人類殖民地的潛力,但SpaceX公司表示,他們對于其他可能用于火星貨運任務的著陸地點依然持開放態度。
今年早些時候,SpaceX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宣布,他正在“計劃最早于2018年時將龍飛船送上火星”。這個時間已經趕不及了,目前SpaceX公司已經坦承,他們現在瞄準的是2020年。
SpaceX公司的總裁格溫·肖特維爾(Gwynne Shotwell)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中披露,公司近期的發射將在NASA著名的39A發射臺進行。“我們之前計劃于2018年的發射,但后來感覺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并且應該更關注我們的載人項目和獵鷹重型火箭項目,”她說,“因此我們更加看重2020年這個期限。”
2016年9月,伊隆·馬斯克在墨西哥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上披露,在紅龍太空船任務之后,SpaceX將推進其信心滿滿的火星計劃。該計劃包括開發可重復利用的大型發射裝置,以及可以一次運載多達100人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船。馬斯克還表示,未來將建立一條前往火星的定期貨運路線,無人太空船每隔26個月就往返一次。
肖特維爾稱,這些計劃現在處于較低的優先級,因為SpaceX公司還在努力完成一些短期的項目,包括商業發射,以及同樣從39A發射臺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載人龍飛船。
“我們需要先完成手頭的工作,”肖特維爾在提到商業載人任務和獵鷹重型火箭的開發時說,“然后你將看到SpaceX開發團隊的變動。大約一年后我們會開始轉移焦點,這是我的猜測。”
本文標題:2020年紅龍太空船登陸火星 SpaceX的火星計劃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