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新的可能宜居白矮星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4-07 

今天我們繼續給大家來了關于宜居星球的消息:雖然人類在尋找宜居星球的道理上,一次次的打擊的體無完膚。然而但凡有一點點的希望,科學家都會為之興奮。今天天文學家發現的這顆白矮星距離地球不算遠:170光年左右,而且它具有豐富大氣層,更關鍵是大氣中含有碳和氮元素。這和地球大氣的成分如此相似,同時碳元素和氮元素又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那么這樣一顆星球是不是已經有外星生命存在呢?相信科學家對此會持續的關注和分析。此前科學家分析這些元素來源于被撕裂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大氣層富含碳氮元素的白矮星

科學家發現一顆距離地球170光年的恒星大氣層中存在生命構成元素,這些元素可能來自一顆被該恒星撕裂的類彗星天體。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170光年之遙一顆恒星的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生命構成成分。

這顆白矮星位于牧夫座,其大氣層富含碳和氮,甚至包含水。研究人員指出,與這顆恒星關聯的行星系統可能非常像太陽系,暗示著一些成分潛在孕育生命形式。

該研究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負責的,這顆恒星叫做WD 1425+540,2008-2014年研究人員使用凱克望遠鏡觀測這顆恒星,同時于2014年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觀測。之后他們使用分光儀分析大氣層的化學成分,結果發現一顆微型行星曾環繞這顆白矮星運行,其運行軌道出現了變化,同時,這顆微型行星的化學成分類似于太陽系的哈雷彗星。

這顆微型行星的質量是哈雷彗星的10萬倍,不過蘊藏的水資源卻是哈雷彗星的兩倍。研究小組指出,這顆微型行星的軌道變化是由于該系統內另一顆行星引力牽引所致。

最終這顆微型行星由于距離主恒星非常近,在較強引力場作用下被撕裂,產生氣體和灰塵,其殘骸物質進入軌道環繞白矮星運行,就像土星環結構一樣,最終螺旋式融入這顆恒星。同時,它為恒星帶來了構成生命的元素。

研究小組發現白矮星WD 1425+540的大氣層中含有碳、氮、氧和氫,研究報告負責人、歐洲南方天文臺徐思怡(音譯)說:“氮是我們知道對于生命最重要的一種元素,WD 1425+540大氣層含有大量的氮,遠超出太陽系任何天體的大氣層。”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本杰明-朱克曼(Benjamin Zuckerman)說:“這項發現暗示生命形式的一些重要先決條件普遍存在于宇宙。”研究人員估計這顆微型行星質量30%是水和其它冰物質,70%是巖石物質。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首次在白矮星中發現氮,迄今僅發現少量恒星曾與富含水冰物質的巖石天體碰撞。徐思怡指出,目前我們發現太陽系之外一個行星系統中微型行星存在水、氮、碳等物質,這與太陽系柯伊帶天體十分相似。如果地球是從類似的天體獲得水、氮和碳,那么其它行星系統中的巖石行星也將存在水、氮、和碳等生命構成元素。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91277
本文標題:一顆新的可能宜居白矮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