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明后年發射新型系外行星望遠鏡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4-07 

美國宇航局已經不滿足于在地球上觀測系外行星了。 因為在地球上這個觀測點,會受到固定軌道運行等方面的影響,被遮擋或是其他原因。

美宇航局2017年-2018年發射新型系外行星望遠鏡

 科學家期望TESS在兩年時間里至少觀察200000顆恒星,能發現成千上萬新的系外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對系外行星上生命和宜居星球的不斷探索,美國宇航局的系外行星凌日觀測衛星正把這場狩獵帶到離地球更近的地方。凌日觀測衛星TESS 2017至2018年發射,利用凌日法確定我們太陽系之外圍繞最亮恒星公轉的行星。當一顆行星經過或過境其母星時,它擋住了一些恒星的光。TESS在光量中搜索這些跡象會,它可以揭示行星的存在,并提供更多關于它的信息。TESS將能夠了解它所看到的行星的大小,以及他們完成一個軌道需要多長時間。

這兩個信息對了解一個星球是否能夠支持生命是至關重要的,幾乎所有其他行星的類別都來自TESS團隊的地面望遠鏡及地面和空間觀測的跟蹤觀察,包括美國宇航局2018年要發射的韋伯太空望遠鏡。相比于開普勒任務,TESS將搜索我們太陽系周圍所有方向的、數百光年或百光年以內的系外行星。TESS將通過把天空分割成26個不同的部分,以調查大部分的天區。TESS的強大相機將對每一個區域連續察看超過27天,每兩分鐘測量最亮目標的可見光。

TESS將會觀察被歸為第十二視星等或更亮的恒星,其中一些是肉眼可見的。視星等越高,恒星越微弱。相比之下,大多數人都能在清晰、黑暗的天空中,看到像第六級恒星一樣微弱的恒星,北斗星中最微弱的星歸為第三級。TESS將在群星之間進行觀察,紅矮星是行星識別的理想選擇,TESS科學目標之一是找到地球和超級地球大小的行星。這些都是很難發現,因為相比于它們的宿主恒星,其體積更小,但把TESS聚焦到更小的恒星上,會更容易發現這些小行星。這是因為一顆行星擋住的宿主恒星光的分數與行星的大小成正比。

科學家期望TESS在兩年時間里至少觀察200000顆恒星,能發現成千上萬新的系外行星。然而搜索凌日行星只是任務的主要目標,TESS還將通過GI項目對其他天體進行觀測。因為TESS正在進行一項幾乎全巡天的調查,它有能力在許多不同類型的天文目標上進行有趣的研究。

GI項目的目標是將從TESS得到的科學進行數量最大化,盡管TESS被設計來檢測過境恒星的行星,但其獨特的使命特點意味著,TESS可以做的潛在科學不僅僅是系外行星。Boyd還表示,TESS可以檢測到的可作為GI項目一部分的廣泛對象包括燃燒的年輕恒星、雙星,附近星系中的超新星,甚至遙遠星系的超大質量黑洞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91314
本文標題:美宇航局明后年發射新型系外行星望遠鏡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