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存在的“地球兄弟”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UFO  時間:2021-04-07 

700萬光年外有著一顆類似地球的“地球兄弟”被天文學家命名為Kepler-78b,這顆類地行星是在2013年8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現的。“地球兄弟”是位于天鵝座,他圍繞天鵝座的恒星飛快地旋轉,經過測算發現,Kepler-78b大小和質量甚至組成成分都和地球非常相似,這也是首次發現與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故天文學家稱這顆行星為“地球兄弟”

地球是一顆蔚藍的星球,之所以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植被可以生存,主要是因為地球上有水和氧氣的存在。那么這顆類似地球的“地球兄弟”上存在著這些呢?

“地球兄弟”是一顆熾熱的小行星,是目前科學家發現的在太陽系外與地球類似程度最高的一顆小行星,距離地球700萬光年之遙,公轉周期為8.5小時—與地球的公轉周期365天相比,這簡直是閃電般的速度。根據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數據測算,“地球兄弟”的大小是地球的1.2倍,質量約為地球的1.7倍(日內瓦大學的數據是1.86倍),也是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小系外行星。研究人員還計算出它的密度是5.3克/立方厘米,與地球極為相似(地球是5.5克/立方厘米)。這些發現也為Kepler-78b的組成成分與地球類似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即大部分由巖石和鐵組成。

地球兄弟

Kepler-78b這顆“地球兄弟”離天鵝座恒星很近的一顆小行星,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恒星運行。其所在星系恒星的質量比太陽多4%,亮度則要多出10%。Kepler-78b到那顆恒星的距離,跟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相同。這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這顆類地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達到0.98,NASA的科學家們表示,目前這顆行星已經存在與其所處的行星“宜居帶”超過60億年,這比地球的時間要更長,因此認為這顆行星具備生命存活所必備的條件。

雖然Kepler-78b是類地行星中最相似的,但是北京市天文館館長朱進認為,移民絕對不可能,人類現在沒有能力離開太陽系。開普勒只能觀測到行星的大小,以及距離恒星有多遠,所謂和地球類似的大氣、液態水、生物,這些開普勒都無法更進一步地觀測到,所以這顆小行星是否能成為千萬年以后人類能生存的星球還需要進一步的考究。

宇宙中存在的類地行星

除了Kepler-78b這顆星球,在偌大的宇宙中還有上千顆類地行星,但是都沒有地球完美,如今的科技尚不能成為人類生存和移居的星球。自2009年發射升空以來,已發現1000余顆類地行星和3000余顆行星候選者。

事實上,在2011至2015年間,美國宇航局已經多次宣布發現由開普勒望遠鏡觀測到的宜居帶行星,但這些行星多處于宜居帶邊緣,不是像金星一樣溫度過高、就是像火星一樣溫度過低。在發現Kepler-452b之前,開普勒望遠鏡于2013年在Kepler-62的行星系統的“宜居帶”中發現了最像“地球”的兩顆行星。它們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其表面可保有液態水,甚至可能有少許大氣。“宜居帶”指一顆恒星周圍的一定距離范圍,在這一范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由于液態水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果一顆行星恰好落在這一范圍內,那么它就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

地球兄弟

Kepler-10b是第一個被確認為類似我們地球的巖石星球,開普勒超精準地測量出它的質量是地球的4.6倍。同一年,開普勒又 找 到 了 一 顆Kepler-22b,也是已知的第一顆處于“宜居帶”,并且圍繞著一顆很像太陽的恒星公轉的系外類地行星,這也被認為最接近地球形態的、最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表面溫度最適合人類和生物居住的行星。

天文學家指出,所謂的“地球兄弟”不一定真與地球極為相似。雖然有研究人員稱Kepler-452b與地球的相似程度超過九成,但這種相似,與普通公眾理解的類地環境相去甚遠。從現階段觀測結果看,這顆行星是否為一顆固態行星、表面到底有無液態水和大氣都不能確認,判斷開普勒-452b適宜生命存在、甚至適合人類居住,都還為時過早。要深入研究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需要對Kepler-452b的大氣層做一定的研究才能證明是否能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地球”因此接下來的觀測和研究重點,很可能放在這顆“地球兄弟”的大氣構成上。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91356
本文標題:宇宙中存在的“地球兄弟”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