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洞是最近一段時間興起的熱點宇宙名詞,很多科學家都以此提出了不同的論述和假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宇宙論學者們觀點眾說紛紜。那么白洞最先是誰提出的呢,白洞真的存在嗎?下面是外星探索網整理的些許關于白洞的資料為大家揭秘。
白洞最早是誰提出的?
目前,白洞最早是誰提出的沒有準確的說法,但白洞的最先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黑洞的觀測已引起人們的注意的時期。這時,依據廣義相對論,人們又提出了一種“白洞”理論。 白洞是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的產物,例如,60年代人們發現的類星體個頭兒不大,但亮度極高,人們猜測其中心可能有一個白洞。 黑洞的一個特點是,它在自己周圍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邊界。這個邊界是只許進不許出,這是對黑洞“勢力范圍”的界定。白洞也有一個邊界,它吸引外界物質的輻射只能到這個邊界,并不能通過邊界而進入白洞,可是白洞內部物質和輻射不受邊界限制。因此,白洞像源泉,不斷地向外部噴射物質。正因為它“只出不進”的特點,使它成為一個可見的天體,因此它是“白的”。 白洞“只出不進”,那它的物質不會枯竭嗎?若不枯竭,這些物質從何而來呢?有人提出一種設想:白洞與黑洞是相通的,二者之間有一通道,它叫做“蟲眼”或“蛀洞”,甚至有人把它稱作“愛因斯坦-羅森橋”(同愛因斯坦不同,羅森的理論認為黑洞是不存在的)。有趣的是,正是這條通道把黑洞吸積的物質運到白洞噴發出去。 白洞是怎樣形成的呢?
白洞學說出現已有一段時間,1970年捷爾明便提出它們存于類星體,劇烈活動的星系中的可能性。相對論和宇宙論學者早已明白此學說的可能性,只是這與一般正統的宇宙觀不同,較不易獲得承認。某些理論認為,由于宇宙物體的激烈運動,或者星系一部噴出的高能小物體,它們遵守著克卜勒軌道運動。這是一種高度理想化的推測,亦即一個地方有幾個白洞,在星系核心互相旋轉,偶然噴出滿天星斗。噴出的白洞演化成新星系。而從星系團的照片中可觀察到一系列的星系由物質連接起來。這顯示它們是由一連串劇烈噴射所形成的.照此來說,白洞可能會像阿米巴原蟲一樣分裂生殖,由分裂而形成星系。然而這又和目前的理論相違背。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71.html?1442167931
白洞最早被提出的過程
白洞這個概念從無到有是跟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程度息息相關,人們對于宇宙中的一些現象越來越無法解釋,白洞的概念也隨之而來。
白洞其實就是黑洞的反演,而黑洞與白洞之間有三維以上的一個通道,從黑洞里面進去,從白洞里面出來,因為這些物質從黑洞那邊被吸進去時有很大的速度,所以從白洞里噴發出來也有很大的速度,但是他們的速度一般相等。黑洞作為事物的一個發展終極,必然引致另一個終極,就是白洞。其實膨脹的大爆發宇宙論中,早就碰到了原初火球的奇點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這個奇點的最大質量與密度和黑洞的奇點是相似的,但他們的活動機制卻恰恰相反。高能量超密物質的發現,顯示黑洞存在的可能,自然也顯示白洞存在的可能。如果宇宙物質按不同的路徑和時間走到終極,那么也可能按不同的時間和路徑從原始出發,亦即在大爆發之初的大白洞發生后,仍可能出現小爆發小白洞。而且,流入黑洞的物質命運究竟如何呢?是永遠累積在無窮小的奇點中,直到宇宙毀滅,還是在另一個宇宙涌出呢?
1960年以來, 由于空間探測技術在天文觀測中的廣泛應用,人們陸陸續續發現了許多高能天體物理現象,例如宇宙X射線爆發、宇宙γ射線爆發、超新星爆發、星系核的活動和爆發以及類星體、脈沖星,等等。
這些高能天體物理現象用人們已知的物理學規律已經無法解釋。就拿類星體來說吧,類星體的體積與一般恒星相當,而它的亮度卻比普通星系還亮幾萬倍。類星體這種個頭極小、亮度極大的獨特性質,是人們從未見到過的,這就使科學家們想到類星體很可能是一種與人們已知的任何天體都迥然不同的奇異天體。
如何解釋類星體現象呢?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模型。前蘇聯的諾維柯夫和以色列的尼也曼提出的白洞模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白洞概念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白洞最早被提出的原因?
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白洞學說最早被提出主要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 簡單來說,白洞可以說是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后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 由于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質,所以叫做“白”洞。它有一個封閉的邊界。聚集在白洞內部的物質,只可以向外運動,而不能向內部運動。 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區域提供物質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區域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與黑洞相同。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71.html?1442167931
白洞真的存在嗎?
白洞到目前為止,還僅僅是科學家的猜想,還沒有觀察到任何能表明白洞可能存在的證據。在理論研究上也還沒有重大突破。不過,最新的研究可能會得出一個令人興奮的結論,即:“白洞”很可能就是“黑洞”本身!也就是說黑洞在這一端吸收物質,而在另一端則噴射物質,就像一個巨大的時空隧道。
科學家們最近證明了黑洞其實有可能向外發射能量。而根據現代物理理論,能量和質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這就從理論上預言了“黑洞、白洞一體化”的可能。
白洞是一個強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質均與黑洞相同,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白洞理論主要可用來解釋一些高能天體現象。從定義上來說,白洞與黑洞是物理學家們根據黑洞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上所提出的“假想”物體,或一種數學模型。理論上,白洞是理論上通過對黑洞的類比而得到的一個十分“學者化”的理論產物,更多的表現為一種數學模型。白洞也可以根據是否旋轉,是否帶有電荷而區分類型,但是理論物理學家們認為,白洞的無窮大的斥力會迫使白洞不帶有任何電荷,因為電荷很容易就被趕到了視界外。而旋轉,也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不過白洞看來只可能是一種想象中的產物。因為如果白洞不吸收任何物體而僅僅是噴射物質(能量),那么無論這個白洞的質量有多大,它的物質也會很快地被噴射光。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71.html?1442167931
外星探索獨家觀點:
白洞非白,目前人類的了解來說,對于黑洞的了解更甚于白洞,白洞若是存在,白洞是怎么形成的呢?里面又會是什么呢?進入白洞會發生什么,會穿越嗎?作為一個太空謎,外星探索網一一為大家揭曉,請大家繼續關注。
本文標題:白洞最先是誰提出的,白洞真的存在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