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網(qiwen.tv)小編為您整理:小編帶您了解“三.一八”UFO事件的點點滴滴
國內外幾十年的經驗表明,單靠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和研究,常常難以破解UFO現象。
2007年,英國UFO項目前負責人波普曾說:“英國將要公布的UFO文件會令人著迷。人們從中可以看出,近60年來國防部一直對這種神秘事物進行研究,但卻找不到答案。”
為了一步步破解疑難的不明飛行物,我也另辟蹊徑。
中國已形成一支人數較多、水平較高的天文愛好者隊伍,他們熱愛天文,熟悉小型天文望遠鏡,有較豐富的望遠鏡和肉眼實測經驗,且分布在全國各地,形成一張有效的觀測網。一些天文愛好者細心地觀測了疑難UFO事件,并標出UFO運動時經過的星座背景上的位置和時間,詳細說明UFO的變化細節。還提供了觀測地點、目擊者的姓名和通訊方式。因此,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水平較高的天文愛好者隊伍就形成一張有效的觀測網。
而我又有多年的天文實測和野外調查火流星的經驗,還多次組織過各地天文愛好者觀測小行星掩星。從多個相隔足夠距離的地點的較高質量的目擊報告,我就可以通過球面天文方法計算出UFO的飛行高度、飛行方向、飛行速度和星下點位置,并用物理方法分析其機制。由于有不少較高質量的目擊報告,因此所計算的參數可以相互驗證。
39年來,我正是巧妙地借助這張有效的觀測網,去粗取精,相互檢驗,并運用球面天文和物理的方法,對一些重大的UFO事件進行定量、半定量的分析。我已對十多種不同類型的UFO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和分析,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下面我就發生在上海虹橋機場的“三·一八”UFO事件進行綜合分析,希望能對這次的蕭山機場事件有所借鑒。
1991年3月18日18時13分-18時26分,上海一濟南的3556航班起飛后,在空中遇到火球狀的UFO。這個“火球”隨后變成一溜“火球”,接著變成黑色魚狀拉煙UFO,后來再變成上圓下長二個黑色UFO,最后合二為一成為一個圓形的UFO。這個UFO的飛行方向、速度和高度不斷變化,與3556航班時遠時近,令3556航班不得不多次改變航向,以避免碰撞。
對這次“三·一八”UFO事件,不同的UFO研究者有不同的觀點,這里首先介紹我的初步分析。與“三·一八”UFO事件有點兒相似的是火流星現象。我從事火流星研究已有30多年,火流星是外空的隕石或人造天體沖人地球大氣層壓縮空氣產生的高溫火球,其速度遠超過普通飛機的10倍,因此不可能在13分鐘內仍停留在視野內。其他的已知自然現象也可基本排除。
目前爭論的焦點:是飛機產生的光學現象,還是我們尚未掌握的自然現象,抑或智慧生命制造的特殊飛行器?
現在我以當時上海虹橋機場塔臺與3556航班飛行員的對話錄音及飛行員和地面有關的觀測、調查報告為依據,對這次事件進行半定量科學分析。
基本觀測事實與分析
從對話錄音和金鑫提供的目擊觀測情況表看,3月18日18時14分,地面仍能看到這個UFO,隨后就看不到了。因此,虹橋機場塔臺調度侯敏杰的觀測時間為18時07分-18時14分,共7分鐘。吳淞軍港海軍戰士目視觀測和攝像是在18時14分前后一段時間。
而3556航班機組的觀測時間為18時13分-18時26分。
從3556航班機組發現到觀測該UFO消失,時間為18時079-18時28分,前后21分鐘。總體來看,“三·一八”UFO事件前后共有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18時07分-18時12分,懸停半空。從侯敏杰、金鑫和3556航班朱兆元的觀測報告分析,18時07分-18時12分,該UFO呈橘紅色帶狀,懸停在距上海虹橋機場西北十幾千米遠的地區的上空,高度為6.0千米。
據當時在塔臺調度室的侯敏杰觀測:開始時該發光體呈垂直帶狀,頭部在下面;隨后變成直角雙向帶狀;后來呈水平帶狀,向西北方向快速飛遠。整個過程,該發光體中心部分很亮且發白,像金屬亮光,周圍部分呈橘紅色。
當時虹橋機場的雷達顯示西北方有一架上海一濟南的3556航班,但看不到這個不明發光體。
當時在塔臺指揮3556航班的進近調度金鑫觀測后分析,此物很古怪,不是光的反射、折射,是物體。
18時12分,3556航班飛機已在虹橋機場以西17 4千米處,位于青浦縣城以北稍偏東8.0千米地區上空,高度約1.5千米。該不明發光體當時懸停在3556航班以東,在飛機的背后,所以機組人員還沒有看到這個不明發光體。
推薦閱讀:中國古代UFO大探秘:聲如銅鐵 飛去復來
第二階段:18時12分-18時15分,UFO急追與超越3556航班。18時12分-18時15分,該不明發光體快速向西北飛行超過3556航班。18時13分,3556航班飛行員已能看到該不明發光體似直徑二三米的大火球,往北偏西飛,移動速度相當快。機場調度侯敏杰觀測,此時UFO比飛機速度快多了。
18時15分,3556航班飛行員觀測到該不明飛行物已離3556航班較遠,像長度五六米的一溜火球,逐漸看不到了。這與機場調度侯敏杰與吳淞軍港戰士許群、盛林東和朱玉如所觀測到的帶狀UFO相符合。
從軍港戰士的觀測報告,可以看出“三·一八”UFO前面有一個亮點,金黃色的,若隱若現。
第三階段:18時17分-18時19分,從向西北飛改向南飛向3556航班,顏色由紅變黑。18時17分,3556航班飛到昆山上空,飛行員觀測到該UFO由紅色火球狀變成黑色,好像一個什么東西拉煙似的,像一條大魚在那里。
18時18分,3556航班臨近蘇州上空,UFO的飛行方向由向北飛改為向南飛,飛向3556航班,且飛到離飛機較近的距離,3556航班為此向西躲避。但UFO的飛行速度比18時14分時慢原文qiwen.tv。從18時19分開始,“三·一八”UFO變得較模糊。
第四階段:18時21分-18時22分,分成二個,由向南飛又改為向東北飛。“三·一八”UFO由一個黑色物體分成二個黑色物體,上圓下長,有二三百米的高度差。飛行方向又改成折頭向東北方向移動。
第五階段:18時23分*8時25分,在3556航班飛行員視線中暫時消失。
第六階段:18時26分,“三·一八”UFO重現并合成一個,改向西北飛,爬高,升上高空,消失。“三·一八”UFO在18時26分開始重新出現在3556航班飛行員右前方視線。此時,3556航班飛機在距無錫以西18.5千米梅村鎮與鵝湖鎮之間地區上空,高度為1500米。
飛行員觀測到,“三·一八”UFO距離已較遠,而且由二個變成一個,圓形,飛行方向由東北改為西北,估計距離飛行員100千米。18時28分,3556航班飛行員報告“三·一八”UFO剛消失,消失前爬高,升上高空。
基本特性
從目擊范圍僅幾十千米,可知“三-一八”UFO的飛行高度主要在十幾千米高度以下的較稠密對流層。
“三·一八”UFO既可懸停半空,又可高速飛行,具有高度的機動性。
“三·一八”UFO的飛行速度可能高達每秒數百米,這在稠密對流層是相當于音速或超音速的高速。
如何得知的呢?①3556航班飛行速度為360千米,小時,相當于100米,秒,3556航班飛行員在18時13分看到“三·一八”UFO挺清楚,18時14分判斷UFO在前方移動速度相當快,在18時15分已看不大清楚了。這相當于“三·一八”UFO在2分鐘內飛了100多千米,約為每秒800米的高速,相當于音速的2倍多。②在18時12分時,3556航班飛行員還看不到“三·一八”UFO,在18時28分已飛到離航班100多千米前方,而且其間“三·一八”UFO還有往返。由以上二點可估算其最高速度可能超過音速。
“三·一八”UFO還帶有主觀意圖的高度機動性,時而遠離3556航班,時而飛近,并且速度在13分鐘內隨著離3556航班的遠近而快速變化。
“三·一八”UFO變化多端,且可以快速變化;但它的變化并非毫無規律,而是以帶狀和圓形特征為主。顏色前期以橘紅色為主,后期以黑色為主。
至于“三·一八”UFO的物理特性,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由飛機飛行員和地面機場塔臺調度等有經驗的人士從地面和空中觀測,判斷“三·一八”UFO是物體。②雷達探測不到。③地面未聽到聲音。
“三·一八”UFO機制討論
由以上對“三·一八”UFO基本特性的綜合分析,不難看出它是可噴射物質的特殊飛行器。這個特殊飛行器本身并不大,估計就在“三·一八”UFO頭部的亮點之中。它在較稠密的對流層中有非常高的機動能力,既能在7分鐘內懸停在半空,而且是頭部在下,可能向上噴射;又能以超音速的高速飛行,地面并未聽到聲音。
“三·一八”UFO的顏色、亮度和形態特征,主要與這次特殊飛行器噴射物質的角度、種類和數量有關。如果向單一方向噴射,就是一字形帶狀;如果噴射物質較密且間斷噴射,就是一溜火球狀。顏色可能與噴射物質的種類、溫度以及陽光是否照射到有關。
那么“三·一八”UFO屬于哪一類特殊飛行器?國內特殊飛行器的可能性很小。上海是敏感的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之一,特殊飛行器在這里做實驗,且不向民航部門打招呼,萬一出事,代價太高。國外特殊飛行器可能性也很小,這二三十年來,國際形勢已趨緩和。
外星飛行器可能性不能排除。有學者認為太陽系以外的智慧生命離我們太遠,它們來不了。這是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去想象外星智慧生命,實際上它們的科技水平有可能遠高于人類,其差距如同人類今天的科技與山頂洞人的差距。而且它們用不著自己駕駛飛船,可派高智能機器人駕駛外星飛行器來地球。
當然,要確認外星飛行器來訪這一重大事件,尚需做更深入的觀測研究。
但是,由“三·一八”UFO的基本特性已可以排除普通飛機和自然現象的可能性。2007年,在網上流傳著一種觀點,認為是另外二架飛機機身反光產生的光學現象。我原來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對光學現象較了解,而且經常于太陽下山前后在南京、廣州的開闊地觀察各個空域、各個高度的不同飛機在陽光下的機身反光。在夕陽下,機身有可能產生橘紅色的較小光斑或狹長小光帶,但不會產生火球狀的光學現象。因此,機身反光的可能性可排除。而且3556航班機長朱兆元是有經驗的飛行員,并不難識別是否機身反光現象。
現在,還有一種飛機的光學現象值得關注,這就是飛機噴射尾跡。尾跡中大量顆粒散射陽光造成的光學現象,與“三·一八”UFO事件有點兒相似。1991年3月18日當天,太陽日落時間為18時03分;太陽雖已西落,但仍可照射到空中飛機的尾跡,并產生橘紅色的光帶來源www.qiwen.tv。如果3556航班正對前方飛機尾部,此時有可能產生類似火球狀的光學現象。而當太陽日落后越來越低時,陽光已照不到附近飛機的尾跡,有可能變成黑色拉煙狀的光學現象。但前方飛機尾跡光學現象難以解釋“三·一八”UFO事件的多數特征。這是因為:①火球現象并非只是3556航班機長所見,當時機場指揮塔值班員金鑫也同時看到。不同角度同時將帶狀尾跡都看成火球,這幾乎不可能。②若前面有二架飛機,開始與3556航班飛行在同一條直線上,則三架飛機必須分開相當大的距離。后來前面的飛機一架高飛,且恰好尾部對準3556航班,一架低飛,高度相差二三百米,從而產生二個上圓下長的黑色UFO。然后,前面的二架飛機與3556航班又恰好在一條直線上,且前面飛機尾部恰好對著3556航班,從而變成一個黑色的圓形UFO。上述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了。③前面二架飛機的飛行速度時快時慢,時低時高,尤其飛行方向不斷變化,以致3556航班不得不多次避讓,這不符合中國對飛機管理的規定。④據當時機場調度侯敏杰介紹,從雷達上看不到這次不明飛行物。
章云華先生當時參與了“三·一八”UFO的調查,了解了不少第一手的珍貴資料,并撰有文章發表在《飛碟探索》雜志上。可惜作者缺乏對“三·一八”UFO事件觀測事實的細致分析,尤其是缺乏半定量的科學分析,他關于“三-一八”UFO是“正常航行飛機”誤認的學術觀點,現在還只是停留在主觀猜測的階段。他認為3556航班目擊到的UFO是二架正常航行的飛機,但并未給出是哪二架飛機。而當時《新民晚報》表明當時上海、江蘇上空并無其他飛機飛行。
章云華認雷達看不到的原因不外乎二點。第一,“三-一八”UFO是虛影,但未說明理由。而從飛行員前后長達13分鐘的觀測和地面機場人員的觀測,可以排除虛影的可能。第二,認為雷達顯示的是正常航線上的飛機,所以地面人員不覺得有什么奇怪。但機場調度侯敏杰明確表示,雷達上看不到“三·一八”UFO,《新民晚報》記者崔以琳的采訪也明確當時上海、江蘇上空無其他飛機飛行。
對“三·一八”UFO還有一種學術觀點,認為是“我們尚未掌握的自然現象所造成的不明飛行現象”。
提出這一觀點的學者尚未具體說明“三·一八”UFO的自然現象特征,更未提出屬于自然現象的事實依據和科學依據。我們期待著來源qiwen.tv。
本文標題:小編帶您了解“三.一八”UFO事件的點點滴滴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