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中發現一個小蟲子,引起考古界一片爭論,您怎么看?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許多人熱愛歷史,不只是因為歷史有鐵馬金戈、大開大合,也因為歷史有各種有趣的盤根錯節和好玩的小細節。比如我們都知道考古史上著名的馬王堆漢墓,墓中出土了一具兩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夫人,盡人皆知的我們就不講了,今天我們來講一個不可小覷的小東西,它的出現難倒了諸多經驗豐富的專家們。

  上世紀70年代,在發掘湖南馬王堆漢墓過程中,考古專家在辛追夫人棺材周圍的竹笥(si四聲)中發現了許多昆蟲的尸體。經過實驗室檢測,發現這種蟲子的名字叫鉤紋皮蠹(du四聲)。這個結果一出現,立刻引起了專家們的激烈討論。您可能會笑,不就一個小蟲子嘛,有什么可討論的。

推薦閱讀:民間神秘盜墓手段能聽出地下是否藏有寶物!考古學家也借鑒?

  因為這蟲子不是一般的蟲子,它原產自美洲,是一種既不飛也不跑的懶蟲,惰性很大,如果不經過一定的人為媒介,很難到處傳播,后來經過貨物轉運才傳到了世界各地,就連跟美洲交往密切的英國,鉤紋皮蠹也是最近一個世紀才傳入的,為什么這種昆蟲會出現在2100多年前的馬王堆漢墓之中呢?對于這個疑問,有三種解釋。

  一是現代的蟲子爬進了馬王堆漢墓之中;二是2000多年前的漢代與遙遠的美洲存在著遠洋航行的聯系;三是鉤紋皮蠹原產地并不是北美洲,而是中國。

  從各方面證據表明,馬王堆漢墓中的鉤紋皮蠹確實是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解釋一不成立;此外,根據各種考古發現和歷史資料證明,西漢并沒有遠洋航行的能力,要知道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都遠遠晚于西漢,解釋二不成立,但仍有專家堅持這種看法。這樣來說相對最靠譜的解釋就是解釋三了,有專家提出了“鉤紋皮蠹原產自中國”的觀點。

  小細節構筑大歷史,小人物成就大時代,一只小蟲子看似微不足道,但一只兩千年的小蟲子就成為了博物館的珍貴文物,那么各位朋友同意哪一種解釋呢?歡迎在評論區提出您的看法,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166
本文標題:千年古墓中發現一個小蟲子,引起考古界一片爭論,您怎么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