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萬歷皇帝,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不上朝的特點,雖然在他執政有著名的“三大征”,但“怠政”、“懶政”的惡名他是一直背著www.qiwen.tv。當時的臣子幾乎個個都或者規勸,或者臭罵他,可是他仍然我行我素,就是不上朝。
當然,他給出了解釋,說自己“面目發腫、行步艱難”,不適合上朝。可是文武大臣并不相信,您說身體不好,在張居正當政的時候,你怎么就生龍活虎的上朝呢?你說您身體不好,為什么后宮就那么多妃子呢?
說起萬歷皇帝的后宮多,還真沒冤枉他。而且他在史書上還留下了一天之內納了“九嬪”的記錄奇_聞_網。更令人聳人聽聞的是,他還在宮中養了十個俊俏的太監,號稱“十俊”,專門“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臥起”。
這樣的行為是瞞不過精明的明朝大臣的,他們拼死向皇帝進言,勸他吸取嘉靖帝的教訓。特別是禮部尚書馮琦大著膽子上書指責:“章疏可一日發,缺官可一日補,百姓所不便者可一日罷也。陛下何憚一日之發,不以成萬世之業,立萬世之名乎?”
推薦閱讀:唐朝末代皇帝陵考古發掘,村民放炮慶祝,考古隊:結果很失望
對于這些臣子的議論,萬歷皇帝開始繼續解釋是身體不好,后來干脆置之不理。尤其是在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后,萬歷干脆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這個時間長達三十五年,朝中甚至出現了官員無法退休,也無法引進新人的尷尬局面。
不過,萬歷這么多年不上朝,倒也沒有出現宦官干政、外戚專權、奸臣當道,這也不知道是他運氣好,還是他有什么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
當時人相信,萬歷就是因為迷戀女色而不肯上朝,他身體不好,頂多是因為酒色過度。這個說法,很有市場,后人也大多支持,比如《明史》就給他扣上了“明之亡,實亡于神宗”的大帽子。
萬歷懶政這個說法,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才終于有了新的解釋。原來,建國后,郭沫若老是琢磨著要挖開秦始皇陵或者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合葬陵墓。經過國家批準,當時就決定先挖開萬歷的試試。
定陵開挖之后,由于缺乏先進的保護手段,很多珍貴的絲織品和書畫真跡見光后就灰飛煙滅了。但是,專家們在萬歷皇帝的棺槨還是發現了幾百年以來的秘密。
原來,萬歷的尸骨中,兩條腿不一樣長,一條腿甚至很可憐的蜷曲著,讓人看著就覺得痛苦。這恐怕就是萬歷不上朝的重要原因,身為九五之尊,誰愿意讓別人看見一瘸一拐的樣子?
一個謎團解除,另一個謎團又提出來了奇~聞~網。在《萬歷起居注》、《明通鑒》、清修《明史》等史書中都記載了,萬歷十三年他還曾經帶領文武百官去南郊求雨。另外他出宮次數多達15次,那么萬歷皇帝是什么時候開始瘸腿的,又是瘸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參考資料:《明史》
本文標題:人人都罵這個皇帝懶,他卻說:我有病啊,墓葬被挖之后真相大白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