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需要借助考古學,那為何至今都未挖掘秦始皇陵墓?

作者:一一奇聞 目錄:考古發現  時間:2020-07-10 

  為什么要挖掘秦始皇陵墓?


  歷史研究需要有文獻資料,當文獻資料不足時,需要借助于考古學。

  考古學作為一門現代學科興起于歐洲,考古學是在地質學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早期的考古學家一般都是地質學家或者是自然科學家。

  比如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之所以會提出進化論的觀點,認為高級復雜有智慧的生物都是從原始簡單的生物演化而來的,是因為達爾文從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中找到了證據。


  考古

  人類的歷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一個是史前史時期,一個是歷史時期,文字出現之前的時代被稱為史前史時期,而有了文字以后的歷史被稱為歷史時期。

  文獻資料是歷史研究最主要的工具,地球的歷史有數十億年,人類的歷史有三四百萬年,而在現代考古學誕生之前,我們所知道的人類的歷史不過兩三千年。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國人之所以知道黃帝、炎帝、堯、舜、禹時代的歷史,是因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從未中斷。

  中國人一直使用漢字,我們可以看得懂上古時期留下來的文獻資料。


  漢字

  這在西方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中世紀的歐洲人如果不懂希臘文和拉丁文,是不知道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歷史的,而在考古學誕生之前,近代歐洲人對古希臘羅馬時代之前的歷史更是一無所知。

  當歐洲的考古學家對克里特遺址和邁錫尼遺址進行了發掘以后,發現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文物資料。

  這樣一來,歐洲的歷史一下子提前了兩三千年,西方文明也有五六千年的歷史,而在此之前不過兩三千年。


  邁錫尼文明遺址的獅子門

  所以考古學對歷史研究的作用非常之大!

  在晚清民國時期,中國的考古學家并沒有對中華大地的遺址和文物進行過主動的發掘。

  重大的考古發現,都是因為偶然的、被動的因素而被發現的。

  比如殷墟甲骨文的發現,是因為當地有大量的甲骨被當作藥材在市場上售賣而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得到妥善的保管和整理,是因為這些檔案被書商當作廢紙拿去造紙廠制作紙漿而受到了歷史學家的注意。


  贖回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的羅振玉

推薦閱讀:探秘世界考古史上最大銅鼓的誕生地——銅石嶺

  主動發掘秦始皇陵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們可以對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歷史,秦始皇焚書之后,先秦時期的文獻作品留存于后世的并不多而且殘缺不全。

  司馬遷說:“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六藝就是指六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書》、《禮》、《易》、《樂》、《春秋》。

  但是因為我們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不夠先進,所以不能主動挖掘帝王陵寢,除非特殊原因,才可以進行搶救性發掘,比如受到了盜墓者的嚴重破壞。

  然而,也有學者認為秦始皇陵有發掘的必要,第一:秦陵處于地震帶,地下文物可能早已遭到損毀,需要發掘出來進行有效的保護。

  第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秦陵的地宮可能早已遭到人為的破壞,比如項羽攻破潼關以后,曾經命人挖掘過秦陵。

  《漢書·劉向傳》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因尋找丟失的羊,而誤入秦陵地宮,不小心將地宮燒毀了,大火燒了九十多天才漸漸熄滅。

  第三,秦陵文物被發掘出來以后,如果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可以以秦陵為中心建設一個大型的博物館,有助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本文地址:https://www.www.wuyouwg.com/shougong/12258
本文標題:歷史研究需要借助考古學,那為何至今都未挖掘秦始皇陵墓?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