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官網獲悉,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包括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在內的共計26個項目入圍了此次初評。據了解,陜西有3項入圍,山東、山西、浙江、河北、河南各有2項入圍終評。
南東門址平面圖(南-北)
李伯謙先生與何努進行討論
據悉,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將于4月9至11日在北京召開。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以時代早晚為序)
1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2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
3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4 湖南瀘溪下灣遺址
5 福建明溪南山遺址
6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7 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8 浙江寧波大榭史前制鹽遺址
推薦閱讀:中國考古史上第一悲劇,考古照片流出后,矛頭直指郭沫若
9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10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11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12 湖北京山蘇家壟遺址
13 陜西澄城劉家洼春秋墓地
14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15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16 陜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17 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
18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19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
20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21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22 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23 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
24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
25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
入圍項目具有如下特點:
從地域分布來看,入圍的26項考古發現來自18個省和自治區。陜西有3項入圍,山東、山西、浙江、河北、河南各有2項入圍終評奇 聞 網。從整體看,分布省份較多,沒有向幾個“考古大省”集中的情況;地域分布也比較均勻,東北三省均有一項入圍,川渝兩地各有一項,南北各省入圍項目大體維持往年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已經連續四年有考古項目入圍終評。
從遺址類型來看,以居址、墓葬和城址為主,但也不乏特色。近年來屢有洞穴遺址考古項目入圍,此次更是有3項上榜,反映了洞穴遺址以其地層堆積延續時間長、比較完好地保留史前人類的棲居遺跡等特色成為考古研究的熱點。另如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為大型道教宮觀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揭露出一處金代皇家長白山神廟遺址,而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以其依山而建的防御體系頗具特色。
從1990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山西共有14個考古項目入選,排名全國第六。這些考古項目涵蓋內容廣、文化信息多、年代跨度大,每一項發現都是一座里程碑。它們居于山西一地,卻映射著整個中國。
本文標題: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山西占了兩個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