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陸秀夫把小皇帝趙昺綁在后背上投海自殺。消息傳來,有人忍不住內心的絕望,以身殉國:投海的、自刎的,跳井的、懸梁的。只要心中有朝廷,殉葬就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
更多的人們并不覺得有什么悲慟,換了誰當皇帝還不是做我的工,掙我的錢呢?那個在南宋曾經十四歲就考取公務員,并直接調任司戶參軍的趙孟頫——小趙,此刻已經二十多歲。看著人們為朝廷殉葬,小趙內心痛苦異常,但卻無能為力,同時也無所適從。迷惘與惆悵同在,無助共無奈齊飛。整天唉聲嘆氣,不知如何是好。他母親丘氏看到這一切,說:新朝也得用舊人,到時候一定會收羅并任用江南的多才多能之士,你不多讀書,如何超過平常人呢?
丘氏說,“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
也許是丘氏眼光異于常人,也許是丘氏了解歷史變革,她的話激勵了趙孟頫。從此小趙更加發奮讀書。
趙孟頫作品
果然,到至元二十三(1286)年,侍御史奉忽必烈詔命,到江南尋找前朝遺賢。找到小趙還有其他幾十人推薦qiwen.tv。把他們一起交給當朝皇帝忽必烈。在名單上小趙排第一位。當然這是有原因的,本身才華橫溢,還就前朝遺胄,另外人還長得玉樹臨風流倜儻。
忽必烈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喜歡,讓小趙坐在右丞葉李的上首。這是殊榮,平常人難得的榮耀。
看你人長得這么出眾,還聽說你很有才,那就給朕寫一道詔書告知天下,朕要建立尚書省。忽必烈說。小趙也沒客氣,輕松運筆,一揮而就。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形。忽必烈看完心中大喜,說:小趙,你把我心中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至元二十四(1287)年,小趙被授兵部郎中,這是一個很有實權的職務,相當于現在的司局級干部。因為經常出入宮廷,有些話題也能參與一些意見。小趙對人心人性的猜測推斷也很有一套。
當時有個叫王虎臣的官,上書舉報平江路總管趙全有不法行為,因為是漢臣,忽必烈立刻命王虎臣前往追查具體事宜。當時葉李堅決反對派王虎臣前往,但忽必烈根本就不理。小趙跟忽必烈說:趙全貪贓枉法本來應當追查,只是王虎臣以前曾經的此郡工作,有很多強買別人田產,縱容賓客作奸犯科而不當謀利的勾當,趙全屢次跟他斗爭。所以王虎臣非常怨恨他。現在派王虎臣前往察查,王虎臣為報私仇一定會陷害趙全。趙全的事情就算得到實證,人們也不能沒有懷疑。”忽必烈經此點撥,就另派遣他人前往。
趙孟頫作品
小趙既能猜測別人心理,他還是個好槍手,裝好槍,讓別人放炮,自己卻不動聲色。
事情的經過:忽必烈要趙孟頫談談葉李與留夢炎的優劣(二人均為降元的宋臣)。
小趙沉思后說:留夢炎是臣父親的摯友,為人莊重厚道,很自信,多謀能斷,有大臣之才。葉李所讀的書我都讀過,他所知所能的事,臣都能知能辦。
忽必烈問道:你認為留夢炎賢于葉李?留夢炎在宋朝為狀元,位至丞相。在賈似道欺上誤國時,他卻對賈似道阿諛順從。葉李當時雖為平民,卻敢于上書朝廷,斥責賈似道,顯然賢于留夢炎。忽必烈頓了頓,又說道,你因為留夢炎是你父親的摯友,不敢非議。但就你不妨寫首詩規勸規勸他。
趙孟頫便賦詩一首,其中有“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的話,忽必烈看后大加贊賞。這一段讀起來讓人覺得怪怪的。忽必烈雖然有漢化,大概也就是能說說漢語的常用語,還沒達到詩詞鑒賞的水準,什么大加贊賞之類的,總感覺有自我吹噓之嫌。
事情并不大,但是小趙卻驚出一身冷汗。他退朝后對奉御(官名)徹里說:陛下在談論賈似道誤國時,責備留夢炎當時不敢指責。如今,桑哥的罪惡甚于似道,而我等不加指責,將來如何能推卸責任?但我畢竟不是陛下親信之臣,說話陛下必不聽從。侍臣中讀書知理、慷慨有氣節而又為陛下所親信的人中,沒有能超過你的。捐出自己生命而為百姓除害,是仁者之事,希望你能這樣!
小趙的眼神充滿期待,徹里心頭一熱,這種被人信任的感覺實在太好了。徹里知道桑哥厲害,但想到名垂青史,想到為大汗除奸去惡,為民除害,他毅然向忽必烈揭發桑哥的罪惡。
推薦閱讀:慈禧太后原來是這樣生活的,貧窮又一次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桑哥就繼阿合馬之后忽必烈的另一寵臣,也是元廷的理財高手。有人陷害桑哥,忽必烈不禁大怒,命衛士將他掌嘴,徹里口鼻血涌,倒在地上。再問,徹里還是斥責桑哥罪行,大臣也相繼指責桑哥。忽必烈便將桑哥按罪誅殺,并廢除尚書省,凡有罪的大臣也統統罷官。當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當廷掌摑大臣、杖責從這時候就開始了。
趙孟頫作品
小趙還是一個非常善于自保的人。估計他一定總結出過厚黑之類的內容。
本文標題:十四歲考取司戶參軍,書畫詩印四絕集身,一家三代玩藝術1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 一一奇聞 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